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养殖工艺、优势产业集群等现代化方式加持中国各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有效提升种养效率,助农增收。

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依托“5G智慧食用菌产业”项目,运用数字技术帮助当地村民建设“5G智慧小菇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5G系统进行实时精确控制和远程技术指导,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食用菌的智能化、标准化种植,进一步盘活当地闲置农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图为10月1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泉塘子村,技术人员(左)在“5G智慧小菇房”指导村民在菇床上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图片来源:新华社)

金秋时节,浙江省诸暨市安华镇丰江周村种植的甘蔗喜获丰收。近年来,丰江周村因地制宜发展甘蔗种植业,依托共富工坊,积极推广青皮、黑皮甘蔗种植和衍生品制作。目前,丰江周村甘蔗种植总面积近200亩,工坊日榨糖量达1000公斤,甘蔗及其衍生品年总产值超3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农户就业增收。图为10月17日,村民在丰江周村收割甘蔗。(图片来源:新华社)

10月17日,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花卉产业基地,务工人员采收玫瑰。 位于甘肃省的兰州新区是中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于2012年获国务院批复。经过十一年发展建设,兰州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等专用通道形成立体化开放平台。产业发展成链集群,构建起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经济实力实现跃升。生态修复闯出新路,城市绿化率由不足5%提高到36%。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及吃住行等全面保障能力提升。(图片来源:新华社)

10月17日,工人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一家水产加工企业的南美白对虾加工生产线上工作。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利用盐场盐田卤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进入捕捞季节。近年来,曹妃甸区依托丰富的盐场盐田卤水资源,发展适盐性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促进生态渔业发展。据介绍,目前该区利用盐场盐田卤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面积达15万亩,年产南美白对虾达4000吨。(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态,已成为当地特色支柱产业。近期,位于鄂托克旗的螺旋藻产业园区在养殖工艺上进行创新,采用柱式和管道式养殖,节约用地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产业园年产螺旋藻粉5200多吨,其产品80%以上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10月17日,园区工作人员在查看柱式养殖的螺旋藻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10月17日,在位于四川资中县银山镇的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村民查看血橙挂果情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有“中国血橙之乡”的美誉,建有全国最大的血橙种植基地。在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的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地,血橙标准化种植和渔业养殖深度融合,养殖产生的排泄物通过固液分离、蛋白质分离、杀菌增氧等处理发酵后作为有机肥供果树使用,净化后的水再次用于渔业养殖或浇灌血橙,有助于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形成“青山挂绿果、绿水跃银鱼”的生态画卷。(图片来源:新华社)

日前,经过五个月的养殖,浙江省诸暨市姚江镇下四湖稻田立体种养项目首批蓝龙虾已经可以上市,每斤能卖到近百元。该稻田立体种养项目是诸暨市姚江镇2022年的乡贤回归项目,总面积500亩,引入特色水稻品种和蓝龙虾、生态甲鱼、稻花鱼等水产品。近年来,浙江省诸暨市姚江镇积极推进乡贤回归乡村,推动稻虾、稻鱼立体种养、生态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种植等附加值高的特色种养殖,助力百姓共富和乡村振兴。图为10月17日,种养殖户在诸暨市姚江镇下四湖展示收获的蓝龙虾。(图片来源:新华社)

金秋十月,地处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迎来藜麦成熟丰收季,姹紫嫣红美不胜收。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具有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其果实色彩艳丽,有黑、红、白、紫等多种颜色。近年来,青海省依托柴达木盆地区域优势,发展藜麦产业,年种植藜麦达3万亩,年产6000余吨。图为乌兰县藜麦种植基地里,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图片来源:中新网发/乌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10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种植的山楂迎来了收获季节,红灯笼似的山楂缀满枝头,果农们抓紧农时将成熟的山楂采摘、分拣、销售,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据悉,近年来,当地聚力打造“一村一品”,组织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苹果、葡萄、山楂等特色观光采摘农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带民共富。目前种植山楂30余亩,亩产1吨左右。(图片来源:中新网)

金秋十月,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核桃喜获丰收,一家商贸物流公司的员工们正忙着清洗、分拣、称重、装箱核桃。墨玉县作为新疆薄皮核桃产业集群建设项目7个产业优势区之一,核桃品种丰富,单品个头大、果仁饱满、口感香甜、营养丰富,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图片来源:中新网)

金秋十月,河南南阳特色产业迎丰收。近年来,当地突出特色产业全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链成群,重点打造出特色林果产业、中草药种植产业、畜牧养殖产业等特色产业。图为村民正在自家房前晾晒杜仲叶。(图片来源:中新网)

图为西峡县挂满枝头的猕猴桃果园。(图片来源:中新网)

10月18日,广西八桂种苗集团三塘苗圃基地内,养护工人正在对油茶种苗进行浇水养护。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优质油茶种植,培育特色油茶经济,年产油茶籽超50万吨,是中国重要的油茶生产基地,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油茶果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致富果”。(图片来源:中新网)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