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中国水墨画家吴立民的画作《江南四月》日前首秀伦敦,在邦瀚斯的“亚洲艺术”(Asian Art)专场拍卖会上,以1.65万英镑落槌成交。
吴立民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作画天资,但因种种原因一生曲折奔波,然而他从未放下画笔,最终成就艺术人生。他在艺术圈中被誉为“中国水墨泰斗”。
中国水墨画家吴立民画作于伦敦拍卖行1.65万英镑成交。(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吴立民于1939年生于浙江台州,他从小就对美术、音乐和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美术天分尤其突出,中学时期更是杭州崇文中学全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和音乐小组的组长。美术老师忙的时候,会让他帮忙代课。他后来也成为唯一一位中学生,与其他在职老师一同被选拔成为报纸插图工,小小年纪便凭借艺术天分赚取稿费。
高中毕业后,吴立民一度被打回农村重新当起了农民,也在工厂里务过工,后来又做过水利工程师。“为了养家糊口,我自学过油漆、雕花,吃百家饭,睡百家床。”吴立民说,当时在农村,因劳动辛苦,生产资料又缺乏,画画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尽管与艺术渐行渐远,但他从未远离艺术。生性乐观豁达的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几十年如一日沉迷于自然山水与笔墨山水的对话交融。
吴立民认为,自己的水墨画之所以能独成一派,他跟自己从事过水利工程工作有关。在那段并不如意的日子里,吴立民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长江到黄山,从浙江到新疆……每到一处,他都带着一本写生本,把各地的原生态都记录下来,这也成就了吴立民水墨画的一大风格。曾有画家向他请教水墨是怎么运用得如此和谐灵动。吴立民自我调侃道:“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水路画家。”嬉笑怒骂,尊于本性,处之泰然。
近年来,吴立民在各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画界称之为“非常水墨、野山逸水”。媒体称赞他的画作技法精湛,恢弘大气,典雅浑厚,尤擅用水;创作风格野逸雄强,自由率性,充满生命情怀和音乐律动。
2007年中国美院新建展馆第一个开门展破格为他举办,对美院来说实属首例。当吴立民的68幅作品登台亮相,收到各界好评。
2014年,他的13米、高55厘米的水墨画《楠溪江景图》被选入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卢浮宫中国艺术作品展。
他也曾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美术报美术馆、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大讲堂、浙江图书馆、山东济南大明湖美术馆、济南军区美术馆、杭州六和文化会所、宁波天一阁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并参加世博会虎画虎年作品邀请展。
2021年,吴立民入选人民日报报社组织的建党百年百位人民书画艺术家创作巡礼大型纪录片活动。
艺术圈多位专家都对吴立民及他的作品评价甚高。中国美院教授、督导朱锡林说:“欣赏中国画,要从六个字着手:笔、墨、神、形、意、气。这六点,他的画都有了。有线条的柔硬、粗细的变化,有情趣,有意境。”
中国著名国画家何水法说:“吴立民并非赫赫有名,但国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样的画家,表现了中华文化,体现了人格魅力。”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中国画系教授吴山明说:“吴立民对笔墨的探索着实可嘉。画得有点野,但野而有度,他是在中国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对笔墨的独特理解,在中国传统笔墨里求得了自己的个性,这是许多学院派画家所达不到的。”
(编辑:顾砚)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