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祁连这十年,变化最大的是祁连人(上)

【欧洲时报马林报道】巍巍祁连山,绵延千里,东起黄河谷地,与秦岭相接。西止当金山山口,与阿尔金山相接,北临河西走廊,南抵柴达木盆地,它是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之一,是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水岭。祁连山阻挡了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腾格里沙漠和柴达木盆地沙漠四大沙漠的汇合与南侵,铸就了一条横跨西部的绿色生态长城。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平衡、维持着河西走廊绿洲稳定、维护着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

祁连山风光。(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马林 摄)

在地球演变的长河中,在人类变迁的历史脉络中,祁连山一直在改变,也从未改变。祁连山从大海深处在两大大陆板块的挤压中凸起成为摩天山脉,正所谓沧海桑田。同时,千百年来,祁连山的原住先民创造出了独特的祁连文明,绵绵不息,世代传承,亘古不变,保护住了这块土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这种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地域文明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今天,中华大地赋予祁连山的生态价值、生态责任和生态潜力,又是由什么样的人群来承载前行呢?

五天的时间,我们无法真正走进祁连山,只能是走近祁连山。同样,短暂的时间,我们也无法走进祁连人的内心世界,只能是走近祁连人。然而,仅仅是这种走近,已经足以让我们震撼。距离上一次来到祁连山,恰好是相隔十年,笔者由衷地感觉,这十年,这块土地,变化最大的是这里的人。

一,这十年,祁连人的命运悄然发生了改变。改变命运的是两个字:“生态”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阳沟管护站的站长杨毛措刚刚拿到了无人机驾驶证,兴高采烈。他急切地要给他的同事们演示一下这个大家伙。无人机升起,盘旋,平稳落地,一气呵成。以前,他和他的同事都是青阳沟一带的农牧民,严酷而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他们的农牧生产模式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土地贫瘠,农牧民更贫瘠。而祁连山国家公园成立后的短短几年,在管护站的建设过程中,他们成为了这块土地管护者、呵护者。他们清理管区内的垃圾,观察、救护野生动物,护林护草。他们没有离开这块土地,却悄然改变了角色。同时,青阳沟管护站还精准扶贫81人,让更多的乡亲脱离了贫困。

图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管护员。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阳沟管护站的管护员在操纵无人机。

住在门源县老虎沟的藏族姑娘梅朵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她淘气的儿子跑前跑后。他的门前挂着一块醒目的铭牌“祁连山景观区保护地体系项目示范村生态旅游示范户”。梅朵在城市里读书,并没有选择留在城里打工,而是回到了草原上的家乡。已经见过外面世界的眼界,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而引发的机遇,让梅朵与她的父辈既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邀请的富群社会服务中心的引领下,梅朵一家尝试着开展生态民居体验,游客们不仅可以在梅朵家的草场眺望蓝天白云,品尝草原美食,还能跟梅朵学习当地传统刺绣工艺掇绣。

图为梅朵和她经营的草原民居。

与梅朵相邻的蒙古族邻居哈峰麟,也将自己的家改造成了生态体验民居。他说:“我不改变我的生活,我只是开放展示我的生活,我要给客人体验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他指着草原说:“夏天么,可以看绿色,认识各种草原上的动物;冬天么,可以看雪景。”他憧憬着在这个冬天自己的民居能够实现全季旅游。

天峻县的退伍军人奎知达杰,退伍后没有选择在城里打工,他也没有成为像他祖辈一样的牧民。天峻县半农半牧,草场匮乏,要想解决牧民的脱贫问题必须解决冬季饲料用草问题。不解决饲料草的问题,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牧民的收入也上不去。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奎知达杰成立了木里镇第一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生态畜牧业现代化高原智慧农场和无土栽培高效养殖为发展方向,一年四季鲜草生产精饲料、黄草季节提供鲜草饲料,改变了当地牧民苦于牲畜冬季无草可吃无场可牧的困境。奎知达杰还摸索着以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合作社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入股的牧民在司法公证处办理协议手续,签订承包合同。现在,合作社已经建立了养殖野血牦牛繁育、畜产品加工、休闲残体、皮革加工牛羊肉速冻食品等多种经营方式。奎知达杰说:“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给家乡带来了变化,给乡亲们带来了变化,也给我带来了变化。”

2017年,周加才让来到天峻县江河镇任扶贫副镇长,他成立了乡镇扶贫产业公司和种草基地,将奎知达杰这样的合作社与产业公司一对一合作;他跑遍了江河镇的家家户户,到牧户家中收羊,赶羊,去屠宰场,做牛羊肉销售。为牧民增收殚精竭虑。2019年10月,江河镇通过国家验收,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现在,周加才让又成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林业工作者。他用这五年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农牧民彻底脱贫,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之路,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这片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而也正是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不断修复与改善,才能让农牧民永远脱离贫困。”

这些普通的农牧民,回乡创业的年轻学生和退伍兵,勤勤恳恳的基层干部,是祁连人的缩影。几乎所有的祁连人在这十年中的生活轨迹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了新的工作机会,生活境遇得以改变,个人的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这一切都源于祁连山生态屏障的建立所带来的机遇。国家的战略格局使每一个祁连人都成为了环保管家、生态卫士,也改变着每一个祁连人。

二、这十年,祁连山让祁连人变得更加自信,更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china/chinanews/2022-08-29/1013826265364434944.html

三、这十年,祁连山形成了独特的“祁连引力”,吸引各种人才投身这片神奇山脉

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china/chinanews/2022-08-29/1013826265364434944.html

祁连山具有自身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文明体系,这种文明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复合整体。而人类社会生活更是这个复合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祁连山离不开祁连人,祁连人离不开祁连山。这里的草地、森林、湖泊、河流是祁连母亲的肌肤,永远抚慰着深爱着这片土地的人。

礼赞祁连山,礼赞祁连人。


(编辑:顾砚)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