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波兰办事处报道】25日凌晨,伴随着边防人员拆除路障,波兰恢复与白俄罗斯之间的公路与铁路口岸通行。中断多日的中欧班列随之重启。
这条“欧洲门户”线的再度畅通,不仅意味着被搁浅的供应链重新运转,也成为大国博弈、安全考量与多边关系交错下的新焦点。
波兰在9月12日突然关闭全部口岸,理由是“确保国家安全”。当时,俄白“西部-2025”联合军演及无人机越境事件引发担忧。即便军演结束,封锁仍持续。直至23日,总理图斯克才宣布将在25日凌晨解封,并强调“如安全局势恶化,不会犹豫再次关闭”。
在这段封锁期间,大量列车滞留白俄罗斯一侧,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等货品积压。部分企业被迫改走海运和空运,成本增加、时效延误,凸显中欧物流链条的脆弱。边境重开缓解了燃眉之急,但清理积压货物尚需时日,新的政策风险仍可能随时出现。
波白边境并非普通关口,而是欧洲门户。约九成中欧班列经此入欧,马拉舍维奇枢纽更被称为“心脏地带”。此次“一关一开”,既是安全态势的姿态展示,也是经济与外交间的权衡。波兰通过关闭表明威慑立场,通过重开缓解内部市场和物流压力。
对旅波华人而言,这一变化带来机遇与挑战。边境重启提供了弥补损失、恢复运输的窗口,但潜在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信息掌握与预案准备,将决定企业能否稳住阵脚。
波兰口岸的“解冻”,是一次地缘政治与经济现实交织下的妥协。它为中欧班列和跨境贸易按下“恢复键”,却也留下难以预期的尾声。在这条连接东西的生命线前,旅波华人更应保持警觉,既要抓住机遇,也要准备迎接新的波折。
9月23日,在得知波兰将于25日凌晨重启口岸后,从事中欧班列货运相关工作的熊正宏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消息,并连用两个“好消息”来形容其激动的心情。
本月12日,波兰政府宣布,因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当天开始举行“西方-2025”大规模联合军演,波兰即日起关闭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陆路边境口岸。尽管军演已于9月16日结束,但波兰方面的相关管制措施仍在继续实施。
熊正宏所在的西安广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欧洲铁路进出口拼箱及俄罗斯出口拼箱等业务,涵盖德国、波兰、捷克、匈牙利、意大利、挪威等“一带一路”沿线欧洲市场。波兰方面“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的决定使得频繁往来马拉舍维奇口岸的中欧班列陷入停摆。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介绍,自2011年3月开行以来,截至2025年6月10日8时32分,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运输货物品类涵盖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其中,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已成为中欧班列出口的主要货源。
中欧班列官网信息显示,目前,中欧间已形成了西、中、东三大铁路运输通道。其中,西通道从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与哈萨克斯坦铁路相连,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通达欧洲其他各国;中通道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与蒙古国铁路相连,途径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通达欧洲其他各国;东通道从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黑龙江绥芬河铁路口岸出境,与俄罗斯铁路相连,途经白俄罗斯、波兰等国,通达欧洲其他各国。
由此可见,地处中欧的波兰是中欧班列的一个重要节点,货物在此中转后,再分拨至更多欧洲国家。欧洲铁路货运协会数据显示,85%-90%以上的中欧班列经过或到达波兰。波兰关闭边境,意味着一些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等货物的列车滞留白俄罗斯,供应链综合成本上涨逾15%。
西安汉博格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范博对界面新闻表示,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的货物,80%左右是通过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口岸进入欧盟。波兰关闭口岸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边境一度出现拥堵情况。
尽管中欧班列中断了近两周,但外贸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中断对中欧贸易的影响不大。他们指出,首先,虽然中欧班列是中欧铁路运输贸易的主要通道,但中欧贸易还是以运价更便宜的传统海运为主,铁路运输货值在中欧贸易总额中占比不大。对于波兰来说,也不可能无限期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波方若长期关闭这些口岸,从中国发往欧洲的货物亦可经哈萨克斯坦、里海和黑海地区,从土耳其进入欧洲,这将削弱波兰在欧洲交通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对界面新闻表示,至少有两大因素决定此次口岸关闭不会持续很久。一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近日访问波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中欧班列无法通行,对波兰经济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编辑:柳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