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英国版
中英共话合拍共创与文化出海 第三届上海-伦敦影视产业对话会伦敦举行

【欧洲时报记者田皓雪子 实习记者刘澳京、卢天爱采访报道】10月16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主办、英国商业贸易部支持、凤凰卫视承办的第三届上海视听精品英国推介会暨上海-伦敦影视产业对话会(Shanghai-London Screen Industry Forum)在英国伦敦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总部成功举办。中英两国政府部门代表、行业协会、出品机构、发行机构以及制片人、导演和演员和媒体代表等两百余人出席活动。

第三届上海—伦敦影视产业对话会嘉宾合影。(图片来源:刘澳京 摄)

英国商业贸易部服务贸易司司长戴睿俊(Rupert Daniels),Film London及British Film Commission首席执行官Adrien Wootton OBE,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立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尹欣以及中国演员张鲁一等出席活动并致辞。凤凰卫视欧洲事务总监庞洁主持对话会。

本届对话会重点推介中英合作剧集及华语优秀影视项目,涵盖纪录片、动画、国风剧集及都市题材剧等。

恒星引力创始人及总裁张宇成、BBC Studios澳新及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Robi Stanton、西嘻影业执行副总裁傅文婕、松林集团(Pinewood Group)特别项目总监海思玲(Amanda Halliday),以及柠萌国际总经理陆雨发表了主旨演讲。Robi Stanton预告了中方与BBC联合推出的纪录片《野性广东(Wild GuangDong)》。

项目推介环节中,恒星引力、华策克顿、腾讯企鹅、哔哩哔哩与兴格文化共呈现15部中国影视作品。国风剧集《古乐风华录》《来战》《永夜星河》《天地剑心》《家业》《漫长的余生》;反映现实题材的剧集《好团圆》;纪录片《人生海海》《德爷的登阶奇旅》;中英合作动画片《呼叫超级土豆》第二季;国风动画《凡人修仙传》《牧神记》《诡秘之主》;现代奇幻动画《时光代理人》;以及沉浸式VR大电影《封神前传》。《家业》总制片人徐颐乐说:“《家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让观众在故事中感受到文墨传世的东方美学。”

这些作品类型多元,打造了全方位的中国IP系列出海矩阵。

对谈环节聚焦“如何讲述跨越东西方的全球故事”,中方嘉宾包括柠萌国际总经理陆雨和恒星引力宣传运营总监吴婧妮;英方则有POW TV Studios创始人、获奖导演及制片人Rosemary Reed、8 Lions首席执行官Jiella Esmat和Trinity CineAsia联合创始人Cedric Behrel。双方围绕文化共通性叙事、本土化改编与国际合作创新展开深入交流。

英国商业贸易部服务贸易司司长戴睿俊(Rupert Daniels)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他连续第三年出席对话会,创意产业是英国现代产业战略的重要支柱,中国则是该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此次中方代表团还将访问英国影视机构Lion TV和松林制片厂,拓展合拍与产业合作机会。

Film London及British Film Commission首席执行官Adrien Wootton OBE强调:“伦敦与上海等中国城市在多个创意领域拥有互补优势。”他曾多次率团访问中国,见证了中英在影视文化方面愈发紧密的合作,期待未来在伦敦国际电影节及Production Finance Market(PEM)中迎来更多中国影视人参与。

中国驻英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立言表示:“中英影视业近年来展开多维合作,拉近了两国人民间的距离。此对话会已形成了两国影视行业交流的周期性机制,为产业合作带来机遇与创意潜能,促进文明互鉴与共同发展。”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指出:“三年来,‘上海视听精品’借助对话会走向全球,从《呼叫超级土豆》第一季入围中英奖项,到中英合拍纪录片《亚洲》的发布,对话会正成为两地合作与创意交流的重要平台。”

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尹欣提到:“与BBC Studios从作品引进迈向联合创作,推出了《蓝色星球III》《法医荣誉》等项目,践行了‘各展所长、彼此成就’的理念。”

中国演员张鲁一认为:“《三体》虽根植中国,但超越国界。”他希望此次活动“打破认知壁垒,建立深度互信”。当被问及这部作品如何与全球观众建立情感连接时,他回应道:“当人类面对生存危机时,那种共情与焦虑,不属于某个国家,也不是任何一个个体可以完全代表的。”他进一步阐述,人类既有对生存的渴望,也有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物种,对于“如何有尊严地活着”的集体追问。“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生命变得廉价、失去价值,我们都会问出那个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谈及未来中英影视合作,他还风趣地补充,“可以从身边的故事讲起,比如‘中国媳妇英国郎’或‘英国媳妇中国郎’的跨文化生活,兴许能成为连接彼此的有趣注脚。”

中国演员、导演梁静也出席本次活动,向本报记者分享了她的观察。她表示:“欣喜看到有越来越多国际同行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不仅体现在文化元素的交流上,也体现在两种叙事体系之间不断拓展的融合路径。中外文化的交汇为影视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感与空间,在表达方式、新兴媒介和产业模式不断演化的今天,这种融合充满想象力与未来感。”

她还补充道:“全球的创作者正跨越国界,共同努力探索如何用影像讲述更具人类共感的故事,叙事语言和表达方式日益融合,观众在情感层面的共鸣也呈现出更强的共通性。影视表达正走向一个更开放、更普遍的人类语境之中。”

(编辑:冀果)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