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英国版
中国女生伯明翰公交车上遭歧视殴打

【欧洲时报记者朱若溪、王子璇,实习记者周韵、余梦昭综合报道】6月27日晚,英国伯明翰发生一起严重的种族歧视殴打案件。26岁的中国留学生A某在夜晚独自搭乘公交车时遭遇暴力行为,A某当晚住进医院,现已无大碍。《欧洲时报英国版》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并进行了采访,结合受害者本人的社交媒体内容还原了案件发生经过。

仇恨犯罪突发 围观群众默不作声

A某回忆,27日夜间,她在伦敦看完音乐剧后乘火车返回伯明翰,出站后独自乘坐50路末班公交车回家。上车后,一名当地女子“吸着黑色气球”怪笑着走上车,在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摘下了A某的耳机并抓住其侧脸。A某试图阻止该女子的动作,结果她伸出另一只手殴打A某,嘴里甚至高喊着羞辱性词汇。

整个路程中,该女子在后排座位与其同伴不断使用如Chingchong、冰淇淋等种族歧视词汇及手势侮辱A某。A某在下车前回击该女子称她是种族歧视者,但此举激怒了该女子,她从背后重重一脚踢在A某的右肩,且继续辱骂大笑,其后二人进行了惨烈的肉搏,暴力女子持续将A某掀翻在地,并用胳膊用力压着A某脖子,致其无法呼吸。在两人的近身攻击过程中,A某由于体型和力量始终处于劣势,最终以额头和身上多处受伤收场。

殴打发生时,一名白色穿帽衫的络腮胡男子上前假装劝架,但实际上趁乱偷走了A某的包,包里装有手机、钱包等物品。A某在发现财物丢失后决定冷静处理,回想偷窃事件发生的细节,此时暴力女子认为A某不再纠缠,便得意洋洋地下了车,走之前仍旧大喊着侮辱性词汇。更令人愤慨的是,当时公交车已经停在了距A某公寓很远的终点站,孤立无援的A某想要再次求助司机时,司机佯装要下班依旧称无法提供帮助,进而把A某赶下了车。

最终,一辆警车发现了在绿化带旁等待救助的A某,并将其带到了医院做身体检查。A某表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得救了,真的很感动”。在采访中A某说:“本来遇到这种事儿,可能选择沉默自保更安全,但是想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当时就觉得忍受不了了”。

本起恶性暴力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A某被殴打期间曾持续向司机和周围乘客寻求帮助,但没有任何人做出回应。许多乘客害怕被波及,选择直接下车,甚至司机也对当事人隔着玻璃窗户的求助毫无反应;但当施暴女子要求司机把A某赶下车时,司机却立刻做出反应——停车,并要求其当场下车。

A某身高160cm,是汉服爱好者。(图片来源:受访者供“英伦圈”微信公号)

当事人冷静处理 寻求多方帮助

在本起因“仇恨犯罪”导致的殴打事件中,A某冷静且勇敢的反击和处理,为日后寻求警察帮助、调查事件前因后果、寻找证据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首先,A某在下车前从司机那里要了乘坐证明,并记下了车牌号。并且有相关专业人士表示,公交车及街道的实时监控都有备份记录,可以要求公交客运公司提供事件发生时的监控录像,以便寻找袭击者。其次,A某在发生盗窃事件后及时挂失银行卡、打印流水账单并追回消费记录,弥补了大部分损失。最后,A某寻求当地媒体、大使馆和当地组织、机构的帮助,并利用网络将同类事件传播给更多人,为全体在英华侨华人敲响警钟。

事件发生后的一周,A某表示“现在正在尽量一步步处理这件事,希望其他留学生们不要学我过于冲动。”“我受了伤,但我没做错,也不后悔做了反击,”A某说,“唯一后悔的是自己平时没有好好锻炼,强身健体。”

此类暴力事件极其恶劣,广大在英留学生、华侨华人必须用更强劲有效的手段保护自己,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目前,本次伯明翰暴力公交车种族歧视殴打事件已经引起媒体及多方关注,A某表示会联系学校及当地的华人组织,英国警方现也已拿到监控记录并介入调查。

暴力事件并非偶发 学会勇敢说不

此类因“仇恨犯罪”而起的恶性事件并不是偶发的,4月,一名中国男生Y某在伦敦乘坐地铁时遭到了一名黑人男子的无故袭击。该男子在言语辱骂了两名车上的中国乘客之后,又对Y某等人进行带有歧视性的辱骂,同时做出鄙视动作。言语攻击结束后,该名男子挥起拳头击打Y某,致其头部出血。

仇恨犯罪是指因为种族(肤色、国籍)、宗教信仰、性取向、残障等动机因素而产生任何针对受害人的行为。

面对仇恨犯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保持冷静,走到有CCTV的地方,或者CCTV可以监控到的地方;求救,请求其他人帮忙;走到别处,例如商店,药房等相对安静的地方;紧急情况下拨打999;事后请求周围的人作见证,记住他们的名字,电话号码,如果幸运的话,有人录制了视频,可以索要视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举报仇恨犯罪。

举报之后的流程大致如下:警方在收到报案后会联络举报人,并收集详细的个人陈述口供,与此同时,会根据举报人情况询问其是否需要心理辅导或其他协助,如有需要,受害者援助处会介入;接下来,警方会启动立案并调查,收集监控或口供等检阅证据,若证据不足可能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若证据充足,则会把案件呈报给皇家检控署提起正式刑事诉讼。

剑桥华人社区中心曾举办网上分享会,分享面对仇恨犯罪时的应对方法。主席孙伟博士也和当地警方进行充分沟通,警方强调,遇到这些事情,不管是当事人还是目击者,请一定第一时间报警。曾遭遇种族攻击案件的王朋博士表示:遇到此类事件,第一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第二是这种事情我们千万不能忍让,不能以为忍了就过去了。孙伟博士表示,反对种族主义和仇恨犯罪是一种英雄精神,也是一种牺牲精神;“我们当然需要保护自己,但如果保护的过了头,就是一种胆怯和怯懦,面对仇恨犯罪,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英雄主义,能够让我们勇敢地对这种犯罪行为说‘不’。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