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德国版
“九三大阅兵” 德媒这样报道

【欧洲时报小婺生综合报道】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活动也引发了德国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南德意志报》在报道中指出,多年来,部分西方军事观察人士曾将中国军队描绘为“纸老虎”,具有规模但缺乏实际威慑力。该报评论称,此次阅兵的举行,正是为了回应外界对中国国防能力的质疑,展示中国团结与军队现代化水平。报道指出,中国武装力量在阅兵中的集中亮相,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文章还提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不仅面向国内民众,也被外界视为一种向国际社会传达立场与意图的重要信号。《法兰克福汇报》关注了本次阅兵中亮相的多款新型装备。报道称:“在长安街沿线,一系列搭载高超音速武器、激光系统及可携带核弹头的新型东风-61和东风-31BJ洲际导弹的发射装置缓缓驶过。”报道还提到,80响礼炮鸣响纪念二战结束八十周年,并指出中国强调这段历史是中俄两国共同反对侵略和法西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之声》关注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阅兵讲话中提出的未来发展愿景。报道称,中国计划在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报道还提到,中国拥有14亿人口,按照官方规划,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达到中等工业化国家水平。

此外,该报还援引了德国总理默茨在基民盟党代会上的发言。他在讲话中谈及东亚地区时指出,该地区的发展充满活力,“那里极有可能会出现世界级的领袖”,并认为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类似的战略目标。

在线新闻平台《t-online》援引柏林中国事务研究专家、梅瑞克研究所研究员宋(Klaus Song)的观点称,此次阅兵不仅是国家层面的礼仪展示,更在外交层面具有非凡的意义。作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活动之一,阅兵强调了对历史记忆的重视,传递中国在国际秩序与历史叙述方面的立场。德国电视二台(ZDF)报道称,此次阅兵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彰显了其地缘政治实力。

《世界报》在报道中提到了两部近期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影片《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报道指出,铭记历史至关重要,它体现了中国摆脱列强压迫、走向世界强国的坚强意志与历史使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两部影片已在德国部分影院开启点映,并收获了不错的票房。

(编辑:申忻)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