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紫蒿编译报道】在华盛顿举行的乌克兰峰会,备受国际舆论关注。尽管本次峰会尚未达成具体的和平协议,许多关键细节仍有待澄清,但乌克兰未来的安全保障问题已迅速成为德国政界最为关注的核心议题。
针对乌克兰未来可能的局势,德国多名政要已提前表态,明确德国在相关的安排中“责无旁贷”。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即明确表示,无论未来构建何种安全保障模式,德国都将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他在访问日本期间接受采访时指出,德国“不仅在口头上,而要在行动上站在乌克兰一边。”
至于德国具体能做出哪些贡献,例如是否参与可能设立的维和部队,瓦德富尔则表示还需要对此进行“内部讨论”。他强调:“安全保障意味着在俄罗斯违反与乌克兰的和平协议时,必须作出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瓦德富尔此前对向乌克兰派遣德国部队持保留态度。在一档播客节目中,他曾表示,这一举措“很可能会令德国难以承受”。
与瓦德富尔同属基民盟的外交事务专家吕特根也表达了类似的谨慎立场。
他认为,目前并不存在部署德国士兵作为维和部队的前提条件。“普京并不寻求和平,”吕特根表示,“他甚至不愿接受停火。”
但这位政治家也补充称,若情况发生改变,德国当然必须深度参与并以负责任的方式保障和平所需的前提。他强调,这关系到欧洲的安全秩序,而德国“理所当然地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加压力;为此,他建议将冻结的2500亿美元俄罗斯央行资产充公,用于支持乌克兰。
与此同时,社民党外事发言人穆岑尼希主张优先推动联合国和欧安组织参与和平解决机制。他在接受德国电台采访时表示,在谈及各国如何参与安全保障之前,应先明确国际组织的角色。
对于是否部署德军这个最为“敏感”的问题,穆岑尼希并未给出明确回答:“如果议会甚至都不知道任务目标是什么,那就无法争取到议会的支持。”
与一些同僚模棱两可的态度不同,左翼党主席范阿肯则坚决反对北约部队参与乌克兰事务。范阿肯提出,应当由联合国主导相关的维和任务。他认为,北约部队驻扎在乌克兰意味着一种风险,因为一旦停火生效,俄罗斯和北约军队可能会在战线上直接对峙,从而存在爆发摩擦乃至大规模战争的可能。
绿党主席布兰特纳目前尚未就德国在和平保障中的角色明确表态。但在峰会结束后,她呼吁欧洲采取行动。布兰特纳说:“这次华盛顿会议没有以灾难收场。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松一口气的理由,而只能说明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动对欧洲构成危险的这一事实。”
她认为下一步应是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而欧盟推出新一轮制裁即是合理选项,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欧洲的安全和和平。
峰会结束后,德国总理默茨也重申了德国的立场和期望。他表示,会议不仅达到而且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更称这是“对乌克兰和整个欧洲而言至关重要的时刻”。关于安全保障的细节安排,默茨认为应由欧洲伙伴与美国政府共同讨论敲定。
至于德国是否可能出动军队参与,默茨则打起了太极。他表示:“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编辑:李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