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德易知(GermanReport)
京东出手!砸22亿欧元收购德国电子零售巨头,这会是一轮“豪赌”吗?

【欧洲时报小婺生综合报道】中德社交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京东收购计划”,如今终于尘埃落定:中国电商巨头京东集团确认,正计划收购德国家电零售巨头“万得城电器”(Media Markt)和“土星电器”(Saturn)的母公司Ceconomy集团。而这纸收购协议也标志着京东对欧洲市场的“野心”实现了阶段性落实。

据披露,京东旗下的“京东控股德国有限公司”已向Ceconomy提出自愿性公开收购要约,报价为每股4.60欧元,较过去三个月的平均股价溢价达43%。这意味着对Ceconomy的整体估值约为22亿欧元。

从资本结构看,Ceconomy股权分散,主要股东包括:凯勒哈尔斯家族,持股29.2%;子午线基金会持股11%;哈尼尔集团持股16.7%,以及Freenet持股6.7%。根据股东协议,收购完成后,凯勒哈尔斯家族主导的Convergenta集团将仍持有25.35%的股份。

尽管Ceconomy集团首席执行官戴斯纳(Kai-Ulrich Deissner)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公司在恰当的时机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并强调:“通过这次合作,将与一家在科技、零售专业能力和全球供应链方面独具优势的企业建立联系。”但实际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

疫情之后欧洲消费持续低迷,零售行业整体承压。2025年第一季度,其销售额同比下滑1.6%至52亿欧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也仅为1000万欧元。尽管其线上销售同比增长7.4%,达到13亿欧元,却依旧远落后于亚马逊等电商巨头。

相较阿里集团的速卖通和拼多多旗下的Temu,目前看来京东的“出海故事”讲得并不顺利。速卖通早已深耕多国市场,Temu更是凭借“极其低廉的价格和病毒式营销”的组合横扫欧美。而京东呢?2022年重启的Joybuy在英国悄然上线,但市场反响平平。2023年,京东凭借其海外仓和物流优势在荷兰推出零售平台Ochama,宣布将进军19个国家,曾一度让海外华人狂喜。然而两年后,Ochama网店规模大幅削减、市场不断收缩。

哪怕具备海外仓的发货优势,京东如今在B2C层面的用户规模和市场存在感依旧无法与Temu和速卖通相提并论。如此看来,花大价钱收购,更像是一次对多年投入的“变现”。如果说Joybuy和Ochama是铺路,那么Ceconomy就是通车,相较于“从头再来”,通过并购本地龙头直接打入市场,绕过欧盟监管与渠道壁垒,快速获得市场入口与线下渠道,对于目前的京东而言或许是更具性价比的方式。

然而,买下一个老牌零售商并不等于赢得欧洲市场。对京东来说困难才刚刚开始,面对本地化程度高、用户习惯难以迁移的欧洲消费环境,仅靠资本运营肯定远远不够。

但如果真的只是一场为了完成“出海KPI”的豪赌,那么Ceconomy也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家乐福”……

欧洲时报德国版微信公众号:GermanReport

(编辑:冀果)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