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小婺生综合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7月29日宣布:若以色列不能在近期内采取切实行动缓解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推动该地区实现持久和平,英国政府将在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是继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后,又一位七国集团领导人表态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此前,面对持续升级的平民伤亡和人道灾难,马克龙已明确表示:“法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虽然该表态招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烈批评,但一周后,同为七国集团成员的英国政府也迈出了相似的一步。显然,欧洲政治格局正因加沙局势出现新裂变。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勒穆瓦纳(Christophe Lemoine)表示:“我们希望营造出一种国际压力,让更多国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的行列。”他强调,这不仅是象征性行动,更是向以色列释放压力信号。
舆论和民意的变化,正在欧洲各地发酵。欧洲各国近期发生了多起针对以色列游客的抗议事件。7月29日,希腊罗得岛爆发了抗议以色列游客事件,约50人在罗得岛港口外示威,抗议一艘载有650名游客的以色列邮轮入港。防暴警察拘留了15名抗议者,其中8人因种族主义和暴力袭击警察而被起诉。
然而,面对国际压力,德国政府仍坚定维持传统立场: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
《世界报》专栏作家、德国著名政治家高韦勒(Peter Gauweiler)29日发文,拒绝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他在文章的开头写道:“一个主权巴勒斯坦国从未存在过。即使在今天,建立国家的条件仍然不具备。政治宣言或象征性承认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他认为,巴勒斯坦地区目前并不满足国际法上对国家的基本定义,其实际控制者哈马斯不仅是被多国列为恐怖组织的武装团体,更无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他也在文中批评马克龙的表态,称其为“脱离现实的政治表演”,并指出此类承认行为将“错误合法化”,反而削弱了阿拉伯世界中真正具备改革意愿的力量。
与高韦勒立场一致的,还有曾被视为德国外长热门人选的基民盟外交事务专家拉舍特。他表示,当前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形同对哈马斯的奖励”,却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他质疑道:“谁来界定巴勒斯坦的疆界?如何保证它不会再次沦为恐怖组织的栖身之所?”
目前,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近150个承认巴勒斯坦国,其中包括西班牙、爱尔兰等欧盟成员国。而法国与英国则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两国方案”的主张,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之前,也曾短暂支持过该方案。
但如今,在以色列强硬军事回应和加沙人道灾难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两国方案”正在被重新激活,只是这一次,所面对的是以色列和美国的反对。
那么,坚信“人道主义”的德国这一次是否会为人道主义转身呢?
欧洲时报德国版微信公众号:GermanReport
(编辑: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