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时大参(oushi1983)
“特普会”单约,排除乌克兰和欧洲

【欧洲时报沐橙园编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会晤,就俄乌冲突进行讨论。这场峰会未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未包括欧洲代表,使基辅处于极为微妙的外交困境,外交和军事压力同时叠加。

基辅未受邀,外交处境被动

阿拉斯加峰会仅包括特朗普与普京,乌克兰及欧洲均未被邀请。

泽连斯基警告称:“任何针对我们的、未征得乌克兰同意的决定,都是针对和平的决定。”他在8月13日于柏林表示,希望峰会的核心议题是立即停火。

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尽管美国希望实现停火,但基辅未被邀请仍令人担忧。他表示,特朗普正努力促成美俄乌三方会晤,并希望在欧洲某个中立国家举行。

这一局面让乌克兰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必须依靠西方盟友的支持来维持谈判筹码,而未受邀的现实也可能削弱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泽连斯基访英,强调乌克兰地位

在峰会前,泽连斯基8月14日访问伦敦,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首相府宣布,会晤于当地时间上午9点30分举行。此次访问旨在争取欧洲支持、发出外交信号,强调乌克兰在谈判中的合法性和重要性。

斯塔默表示,通过美国总统的调解,“实现停火的机会是真实存在的”。他还重申英国在军事援助和经济支持上的承诺,强调欧洲不能在乌克兰问题上退缩。对于被普京排除在外的泽连斯基而言,这次访问已经是一种象征性的“外交胜利”,向外界展示乌克兰在西方仍有盟友。

华盛顿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是两国之间进行领土交换,但基辅及其欧洲盟友均予以否决。这使得乌克兰在国际舆论上试图争取主动,同时表明不会被迫接受不利条款。与此同时,俄罗斯军方宣称,其在乌克兰东部再推进超过110平方公里,这进一步增加了基辅的战略压力。

欧盟此前也召开外交部长会议,显示在美俄峰会前对乌克兰问题的团结。二十七国担心可能达成的妥协会损害基辅利益。欧洲各国代表在联合声明中强调,乌克兰应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并表示“赞赏特朗普总统为结束俄乌冲突并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所作的努力”。

特朗普:三方会晤视单约结果

特朗普在8月14日表示,任何结束冲突的协议都必须通过一次三方会晤实现,该会晤将在阿拉斯加峰会之后举行,届时将包括普京、泽连斯基和他本人。他称,“第二次会晤将非常重要……会有一些边界和领土上的‘给与取’”,但并不希望用“分割”来形容。他同时评估,与普京达成协议的风险为25%。特朗普强调,如果阿拉斯加峰会顺利,将“几乎立即”安排三方会晤;如果峰会失败,则不会有第二次会晤,俄罗斯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俄乌交换囚犯

与此同时,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了囚犯交换。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双方各释放了84名战俘。克里姆林宫引述普京称,“美国政府正在努力以积极和真诚的方式结束敌对行动、化解危机并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外交谈判提供了积极信号,但对峰会前的紧张局势影响有限。

美国可能倾向莫斯科

乌克兰担心,美国可能在峰会上不全力支持其利益。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他暗示愿意考虑让步以尽快结束冲突,并对乌方拒绝“领土交换”表示不满。

乌克兰还担心,美国可能在峰会上为实现快速成果而牺牲乌克兰利益,尤其是特朗普可能将峰会视为个人政治秀。专家指出,这种可能性会迫使泽连斯基在谈判中面临两难:要么拒绝,冒着被孤立的风险,要么接受可能不平衡的安排。

军事局势对乌克兰不利

前线方面,乌克兰军方承认俄军在一些战略地区迅速推进,部分东部城镇已要求居民撤离。俄国防部声称,其部队已占领顿涅茨克地区的尼卡诺里夫卡和苏沃罗沃。

专家指出,如果俄军在峰会前取得战术优势,乌克兰将在谈判桌上处于明显弱势。乌克兰高度依赖西方盟友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包括武器供应、财政支持和官员工资,这使其自主战略空间有限。此外,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有所下降,加剧了乌克兰的脆弱性。

“特普会”为普京背书

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普京在西方几乎被孤立,仅访问盟友或中立国家。此次赴阿拉斯加会晤,不仅是一次外交事件,也可能被视为对克里姆林宫的国际“合法化”。

西方专家警告,这种会晤可能向其他国家传递信号:即便在与邻国存在武装冲突、并在争议地区扩大实际控制的情况下,仍能与美国总统平等对话,这可能削弱国际制裁的威慑力,并被其他国家视为可借鉴的先例。

峰会结果仍高度不确定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峰会难有实质突破。乌克兰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奥列克桑德·梅雷日科表示,这更像一次媒体秀,类似2019年特朗普与金正恩会晤,主要服务于特朗普的形象,而非解决冲突的实质谈判。加之特朗普性格不可预测,任何立场都有可能突然改变。

专家指出,如果美俄达成某种协议,泽连斯基将面临极为复杂的选择:要么拒绝,陷入困境;要么接受被强加的解决方案。但也有可能,美俄在整体议题上未达成一致,阿拉斯加峰会仅是更长期谈判过程中的一步,而非决定乌克兰未来的关键转折。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