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时评论
【欧时社评】从平等到出彩 中国与世界携手为“她”护航

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确立“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并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向世界发起“性别平等”共同行动的号召。30年后的全球妇女峰会,还是在北京,“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成为今天的主题。字面的变化映射的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从“生存权”到“发展权”的来时路,也是全球40亿“她”将要走向何方的殷切期待。

30年前的宣言和纲领,为世界女性带来了什么?从健康医疗到接受教育,从坦然工作到自由婚姻,从参政议政再到走向世界……这些在不太久远的过去还是“遥不可及”的诉求,如今之所以能够被视为最普通的精神文明,是这30年间,189个国家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0多个国家通过近1600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并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落地,才汇聚成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30年前的宣言和纲领,又如何在中国改写了“她们”的人生?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产妇死亡率较2012年下降41.6%;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占比达50.76%;妇女参保人数占总参保人数48%以上,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妇女超过一半……中国官方近日发布的《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让世界对中国的“半边天”一目了然。

数字或许缺乏温度,但法国爱和组织主席克里斯蒂娜·贝尔纳博深有“体感”。

10多年前,她从法国出发,沿陆路抵达中国。在陕西延安南沟村,她看到过当地妇女通过种植葡萄让外出务工的人们回到家乡安家立业,在新疆、甘肃的田野里,她看到过基层救护系统的运作如何守护孕产妇平安健康。这些中国土地上蓬勃成长的故事,让她了解了那些纸面上的数字能成为现实,背后有一个逻辑“闭环”在支撑:中国把妇女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配套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使其落到实处。

不难发现,30年间,中国与世界的妇女事业发展殊途同归,亦携手同行。在深度参与妇女事业的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的务实经验叠加上多边机制,成功放大了妇女合作外溢效应:中国与140多个国家,420多个妇女组织、机构以及联合国机构保持友好交往,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为100多个国家的妇女就业提供支持……

诚然,“对待女性的周到程度”和“她们对社会的影响大小”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状况,但它不应是一家一国在国际社会自我标榜“文明”的装饰,而应是各国携手合作彼此关照的过程中,让更多女性有机会和空间绽放生命、贡献智慧力量的自然结果。这正是中国与世界妇女发展事业能彼此成就的基石。

也正因此,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其实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发表主旨讲话与全场热烈掌声的回应中,已经“确认过眼神”。

有目共睹的是,如今全球仍有6亿妇女女童深陷冲突战乱,20亿妇女女童缺乏社会保障。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中国已向世界宣布,未来5年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同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女童发展合作项目;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到中国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合作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

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女性从性别平等到追求“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同时,东方智慧与力量也将成为全球妇女事业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编辑:法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