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时评论
【欧时社论】TikTok僵局盘活,中美谈判继续“拱卒”

【欧洲时报】谈判时间缩短,谈完即时公布结果,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的高效超乎预期,令国际舆论对中美关系里利益叠合、协商合作的部分又多了一份信心。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谈判团队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基本框架共识。中美推动TikTok这个具体问题的拆解尤其备受关注,折射中美此轮谈判的建设性氛围,但若由此预测中美经贸谈判距“结束”还有多远,却也缺乏参考性。

从特朗普政府首个任期,到拜登政府,再到特朗普第二次执政,TikTok问题像一根刺扎在中美关系肌理里,甚至一度成为外界判断中美博弈烈度的风向标。一个正常经营且备受美国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平台,却因母公司为中国公司,被美国政府扣上危害国家安全的帽子,遭遇“不禁就售”的围剿。转机出现在特朗普二次竞选时。因得到TikTok上年轻选民助力,特朗普多次延长“不禁就售”法案期限并提出新收购方案,白宫还在TikTok上开账号,TikTok获得短暂续命却难以一劳永逸。

中美均未透露框架协议具体内容,但美方评价“该协议既尊重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也对中方公平”,中方强调“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中国政府将依法审批TikTok所涉及的技术出口、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等事宜”。这些表明,美国关切的用户数据、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等方面遂了意,此笔交易最核心的推荐算法技术,其授权权限仍握在北京手中。由此,TikTok在美前景逐渐明朗化。这种权衡后的各有坚守与各有退让,表明中美都不再以简单的输赢思维或意气用事来解决双方矛盾,而是找到契合点、寻求两国都能接受的方案。

TikTok僵局得到盘活,至少具有几重意义。一是为解决中美之间难啃的投资限制、技术出口限制等议题打了个样,为后续解决其他跨国投资案例打开思路。二是中美经贸脱钩焦虑纾解,世界对中美经贸小心修复、全球经贸体系维持运转保有信心。三是包括TikTok在内的马德里谈判积极成果,成为下一次会谈的新起点和催化剂,甚至辐射到10月底APEC会议期间中美外交互动。

回顾中美经贸谈判历程,日内瓦谈判选择坐下来促成关税休战,给近乎崩掉的中美关系降温;伦敦谈判中美在民用稀土、中低端芯片技术限制上各有让步;斯德哥尔摩谈判敲定关税休战期延长;马德里谈判推动解决TikTok等问题。中美谈判在步步“拱卒”中行进到当前状态,殊为不易。外界看到,中美谈判机制持续稳定运行,中美经历谈谈打打、愈加摸清对方实力以及认清现实经济环境之后,行事更加圆通务实,谈的空间反而撑大了。

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最近与中国防长董军通话时提出,“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寻求中国政权更迭或扼杀中国”。参加北京香山论坛对话的美国前国防系统人士由此推断,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的共存之道。中美经贸谈判进展到现在,一定程度印证“共存”论,毕竟从中国硬刚美国大棒、以稀土牌拿捏美国工业七寸、高精尖技术突围等见招拆招里,美国尝到“棋逢对手”的滋味。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易变性、言行不一致、过招中的虚虚实实以及结构性分歧未解,也决定了预测谈判后续的难度以及成果巩固的不确定性。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前夕,美商务部突然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涉及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商贸物流等领域;美方还要求七国集团及北约以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中国征收50%至100%关税。美国这种“虚空造牌”、议题杂糅的惯用伎俩,消耗中美经贸谈判积累的正向成果,为11月初结束的关税休战期添变数。

中美经贸四次会谈均选在欧洲国家举行,中美到欧洲的相似距离象征双方地位对等,也表明欧洲以另一种方式见证中美经贸谈判这件关乎全球的大事,可在近距离观察中美博弈时参悟欧中关系。西班牙认为,马德里被选为会谈地点,反映中美对西班牙及其长期倡导建设性外交的认可。中美谈判能否承袭建设性,关键在于相关方毋只苛求别人而豁免自己。

(编辑:法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