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时评论
【欧时社评】欧美新贸易协议:何以只有法国称之为“黑暗一天”?

当地时间7月27日,特朗普在他苏格兰的豪华高尔夫度假村中,与欧盟的“一把手”冯德莱恩会面。这个会晤地点,本身已经有点诸侯拜谒君主行宫的意味。但就是在这么一个特朗普轻轻松松草地打球,冯德莱恩忧心忡忡心里“打鼓”的地界儿,签下了全球瞩目的美欧新贸易协定——一个本来应该屈辱、但却令不少欧盟大国感到庆幸的不平等条约。

谈判时间很短,不到一小时,明显是走个过场。特朗普扮演“秦国狼主”,冯扮演“小鸟依人”。显然,特朗普是事先知道欧盟“跪了”才决定接见的。

特朗普笑容可掬地宣告:此协议是个胜利(当然是指美国),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没有如前所言收30%,已经让欧盟占了便宜——这就是特朗普的逻辑),欧盟承诺将对美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欧盟还要大规模购买美国军火(这等于废了欧盟的军事自主),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这一脚踹在欧盟既反俄又得用电的软肋上)。另外,药品、葡萄酒不在此列,美国还准备对药品征收更高关税,而药品是欧盟对美出口第一大商品,葡萄酒则是法国对美出口的重要产品……

冯德莱恩则称赞,欧美贸易协议将为跨大西洋市场带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而美国最大言不惭的一句话还在后面:欧盟所有国家对美开放,实行零关税!如果这还不是不平等条约,那“平等”两个字,如同特朗普否认在爱泼斯坦的名单上一样,已经被他从自己的字典里清除了。

我们不禁要问冯德莱恩:0比15的不平等协议能“为跨大西洋市场带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吗?

协议一出,本来该出现的场景似乎应该是欧盟各国站在同一战线,质疑冯德莱恩的“合法性”——怎么能这么慷27国之慨呢?

英国首相对这份协议感到高兴,是题中之义。它已经先行与美国单独达成协议止损。

看看欧盟的龙头老大德国总理怎么说:“通过这项协议,我们成功避免了一场贸易冲突,否则这场冲突可能会对出口导向型的德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他表示,15%的新关税,是汽车行业目前27.5%的关税几乎一半”。看来戏眼在这里:德国核心出口利益得到了“止损”,尽管不平等,他也就踏实了,他还不忘感谢“辛勤工作”的冯德莱恩。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表示,欧盟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是“积极的”,但她还需要了解具体细节。着眼于她与特朗普的良好私人关系,结合特朗普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个性,意大利作为欧盟对美的第三大出口国,以后各个击破慢工出细活,转寰前景可期。

在欧洲大国中,只有法国表示了明确的反对与不齿。总理白鲁周一称协议签署日对欧洲来说是“黑暗的一天”,“它是不平衡”的。他补充道:“一个自由人民的联盟,为捍卫共同价值观与共同利益走到一起,却最终屈服,这真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法国相关部长也表示要继续抗争。

其实,看看协议的基本条款就会明了,法国的反对,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而非原则:法国汽车对美出口几乎为零;欧盟大买美国武器,谁还买法国武器?药品、葡萄酒这些法国出口美国的大项,还被当小媳妇区别对待;作为农业强国、也最让政府闹心的农业问题本来已经积重难返,市场再向美国敞开,等于自杀。外交都是内政的反照,在此再次灵验。

法德意,欧盟三大国家,对美国显而易见的霸权主义“不平等条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场,如何在法理、情理与道德上说服欧盟其他国家“我们还是我们”?德国因自己汽车集团利益得以少受损失,支持放开生杀予夺的欧盟农业市场,不啻放弃原则、不惜牺牲伙伴利益。

美欧新协议,未来恐不会在特朗普的心满意足中尘埃落定。后续细节谈判,少不了利益为先的各方较量。欧盟内部分歧必将因此协议而更加表面化、尖锐化。

美欧贸易不平等条约事件再次向世人证明:欧盟内部因利益各异而盟友“阋墙”,比美国不拿欧盟当盟友更加刺眼。欧盟各国对待这一协议的不同态度,不但证明欧盟无勇气正面硬刚美国霸权主义,欧洲战略自主、军事独立任重道远,而且再次为特朗普本国优先的利益外交背了一次书。

(编辑:法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