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正在掀起新的浪潮。2023年美国企业OpenAI发布的ChatGPT令全球“喜大普奔”,2024年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再次令世界目瞪口呆。看似美国人工智能企业一骑绝尘之际,2025年开年,中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靠着DeepSeek-R1在各国“杀疯”了,掀起不小的“冲击波”。与ChatGPT相比,DeepSeek不仅免费、开源,性能还能与之相媲美。这谁还能扛得住?
一时间,DeepSeek成为全球用户的宠儿,在百余国家和地区的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登顶。对此,不仅美国科技企业坐立不安,华盛顿政治精英们也如芒在背,大有美国AI面临“斯普特尼克时刻”的架势。华盛顿近年不再与北京“交芯”后,外界普遍认为美国会进一步拉开与中国的AI差距。近期华盛顿还撮合OpenAI、甲骨文、软银等投入5000亿美元,打造“星际之门”计划,也是史上最大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而DeepSeek给美国朝野带来的震动以及在全球“出圈”表明,科技打压赢得了一时也赢不了一世。
近年被美国隔三差五“卡脖子”后,中国民众期盼一场硬核技术胜利来扬眉吐气。横空出世的DeepSeek让不少中国民众近日沉浸在久违的自豪之中。
DeepSeek“很能打”是真的,但难言掀翻了ChatGPT等国际对手,也不能轻下中国AI产业遥遥领先的结论。与ChatGPT等前辈相比,DeepSeek在一些问题上仍有差距。何况,DeepSeek的成功离不开美国芯片等软硬件支撑。客观地说,DeepSeek只是缩小了中美之间AI的差距,尚难言颠覆中美AI的整体格局。正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所言,中美AI之间有一两年的差距,但真正的差距在于原创和模仿之间,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中国将永远是个追随者。
即便如此,DeepSeek问世仍是一个了不起的里程碑事件。作为一个“破局者”,它给世界AI赛道带来了什么?
DeepSeek让AI“祛魅”。一直以来,AI一直被认为是少数国家和少数企业才能玩得转的高昂游戏。硅谷则被塑造为一个牢牢抓着AI核心技术的圣地,主打“输出”未来和神奇。欧盟不缺AI技术和人才,人们耳熟能详的便有法国Mistral、德国Aleph Alpha等企业,但令欧盟意难平的是虽在监管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资金投入”等方面难以与美国相提并论,在世界顶尖AI舞台上缺乏参赛选手,更遑论令世界眼前一亮的拳头产品。DeepSeek用实际行动揭开了笼罩在AI身上的神秘面纱:这个游戏桌并非高不可攀,这条赛道并非他人禁区,“小而美”的“后起之秀”也能有一番大作为。
DeepSeek释放“鲶鱼效应”。在DeepSeek问世之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企业多采用闭源,这不利于AI的发展和应用;在AI开发上,美国巨头企业也惯性地坚守“CUDA框架”等经验主义,降低了AI技术迭代的速度。DeepSeek这个意外“闯入者”,则打破了原有规则和秩序,有望倒逼产业格局重塑,加速AI产业迭代效率。2月6日,OpenAI已宣布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无需注册。放在全球视野来看,这显然是全人类的幸事。
DeepSeek书写了AI新叙事。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也印证在AI领域。传统观点一致认为,要在AI赛道上走在最前列,逃不过“大力出奇迹”“唯算力论”等逻辑,即需要豪横投入、高端芯片作为支撑,这也可称为AI的“硅谷叙事”。不过,DeepSeek这家刚满一周岁的“后起之秀”告诉全球,AI赛道上并非只有一种叙事,东方思维下的玩法也能走得通,换句话说,AI也可以有性价比。美国企业掌握着高端芯片,中国有着“多快好省”的智慧,这理论上是东西方“互补”的又一经典案例。如果中美在AI领域能强强联合,这注定是一段造福全球的历史佳话。
令人遗憾的是,走红的DeepSeek近日面临着与华为、TikTok类似的命运。有报道称,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或考虑以“数据隐私”“安全风险”为由对DeepSeek下“逐客令”。智能时代,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合作方可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封杀”DeepSeek绝非明智之举。特朗普政府近期对TikTok的“大变脸”,无疑是生动的前车之鉴。
(编辑: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