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侨界新闻
蚁光炎:唯一一位入选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的海外侨领

【欧洲时报记者马行健北京报道】“爱国华侨蚁光炎,率领华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向国内捐款捐物用于抗战,后来被亲日派特务暗杀于泰国。”在被问及已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哪些抗日英烈或抗战纪念设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时,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提到了蚁光炎的事迹。

北京时间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出席记者会。根据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8月27日发布的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蚁光炎是唯一一位入选该名录的海外侨领。

蚁光炎是谁?他和抗战又有怎样的故事?

蚁光炎(前排左5)在泰国各地向侨胞宣传抗日。(图片来源: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中新网图)

根据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官网、文史广东、媒体和相关平台的介绍,蚁光炎1879年出生在广东澄海,出身贫苦,青年时期移居泰国谋生,通过经营航运业和火砻(碾米)业致富,1936年当选为泰国中华总商会第十五届主席。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挺身而出,宣传抗日救国,号召华侨抵制日货,使日泰贸易额半年间锐减一半,还领导推销抗日救国公债和进行募捐活动,泰国华侨累计捐款资金超600万国币,认购救国公债数百万泰铢,成为支撑祖国抗战的重要经济力量。1938年,他带头捐献汽车并动员华侨司机到滇缅公路运输抗日物资,并在曼谷创办《中国日报》宣传抗日,多次为八路军、新四军汇款。

但由于当时的泰国执政当局实行亲日政策,蚁光炎的抗日行动遇到了困难和阻挠。日本人、国内汪伪政府都曾对蚁光炎进行挑拨、利诱和威胁,要求他停止抗日活动,但均遭蚁光炎严词痛斥和断然拒绝。

1939年5月,蚁光炎以民国广东省参议员的身份回中国参会,并在回中国之后积极为抗日奔走。在香港期间,他还与廖承志及何香凝会晤,移交作战物资,商讨抗日救国大计,捐献抗日军费。在前后5个月的行程中,蚁光炎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和侨胞们的热烈响应,但也因此成为侵略者的“眼中钉”。

1939年11月21日晚十时许,已经回到泰国的蚁光炎在某处开完会之后,前往曼谷耀华力路杭州戏院前接妻子刘若英等家人。打开车门之际,杀手乘机向蚁光炎开枪。中弹倒在车内后,凶手接着连发三枪,均击中蚁光炎后背要害。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蚁光炎大量出血。

在弥留之际,蚁光炎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家属:“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望着奄奄一息的丈夫,蚁光炎的妻子刘若英悲痛欲绝,想咬断自己的舌头,了却此生,随夫而去。妻妹刘素影见势不妙,迅速用双手掰住她的嘴,刘素影的手指被咬破了。蚁光炎的血、妻子刘若英及妻妹刘素影的血都流在刘素影的衣服上。蚁光炎牺牲后,刘素影把这件血衣一直当作珍贵的纪念品保留着。

沾有爱国侨领蚁光炎被害时血迹的旗袍,现藏于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图片来源:中新网)

2008年,蚁光炎最小的儿子蚁锦中将这件血衣捐赠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如今,这件血衣作为二级文物被收藏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内,并在正在进行中的“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上进行展出。

(编辑:唐快哉)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