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满怀喜悦地庆祝西班牙语日。我研究西班牙语已经快40年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院长常福良13日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办的西班牙语日活动开幕式上如是说。
2025年9月13日,嘉宾们出席北京2025西班牙语日北京活动开幕式。 当日,2025西班牙语日活动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开幕。本次活动以“百花齐放”为视觉主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意象与西语世界多元色彩,通过音乐、舞蹈、美食、语言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展现西班牙语文化的丰富性与包容性。(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李大鹏摄)
本次活动以“百花齐放”为视觉主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意象与西语世界多元色彩,通过音乐、舞蹈、美食、语言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展现西班牙语文化的丰富性与包容性。多位西语国家驻华机构代表、高校师生及文化爱好者参与了活动。
身为中国西语教育领域的学者,常福良分享了他与西班牙语结缘四十载的心路历程。他回忆道,自己从1986年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最初是因为被西班牙‘旅游王国’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2025年9月13日,参与活动的观众们正在排队等待美味的西班牙火腿。
“当时西班牙每年接待超过4000万国际游客,比其本国人口还多,这让我深感好奇。”他表示,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意识到西班牙语不仅属于西班牙,更广泛使用于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乃至非洲部分国家,是一门真正具有全球文化代表性的语言。
2025年9月13日,阿根廷展台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阿根廷的文化特色。
谈及从事西班牙语教学的初衷,常福良指出,中国与西语国家的友好往来已有五个多世纪的历史,从古代的“马尼拉大帆船”到如今从义乌直达马德里的中欧班列,再到越来越多直航联通两地城市,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
2025年9月13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者们一起在舞台上起舞。
他强调,随着中国与西语世界交流不断深化,市场对西语人才的需求显著增长,教育规模也迅速扩大。“2000年,中国大陆仅13所高校开设西语专业,如今已有106所。西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这是时代带来的机遇。”
开幕式上,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院长伊莎贝尔·塞韦拉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在北京成立近二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推广西班牙语和西语国家文化。她强调,“西班牙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纽带”。
伊莎贝尔·塞韦拉特别介绍了今年的装饰主题:“用绚丽美好的花卉图案,演绎中国著名的'百花齐放'主题,传达寓意多样性的本地传统。同时,我们借此指代西班牙语文化,和我们亲爱的字母'ñ',这个带着波浪符号的标志性字母。”
开幕式后,萨尔瓦多抒情流行三重唱团体Opus503带来《公牛与月亮》《靛蓝之心》两首歌曲表演,为当天活动拉开帷幕。
本次西语日还设置了西班牙语体验课、艺术工作坊、多国传统舞蹈表演、美食体验、图书展览等数十场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参与。(文/陈辉)
(编辑: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