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中新闻
中国作家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英文版亮相伦敦书店

8月12日,英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在伦敦地标巴特西发电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内的巴特西书店,成功举办中国作家铁凝经典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英文版新书发布会。

中国驻英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立言、英中贸易协会(GBCC)新任主席暨中国问题专家Isabel Hilton、著名翻译家James Trapp出席了活动。知名学者、独立撰稿人、作家Paul French担任主持,入围2019年Man Booker奖、本书的英语译者Annelise Finegan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现场对话。书店活动区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下面是对话节选:

问:你是怎么想到要翻译这本书的?

答:我曾为《路灯》杂志翻译过铁凝的《玫瑰门》的节选。ACA出版公司的王英和李洋看到了这个节选,写邮件问我是否对铁凝的另外一本书有兴趣?我马上表示很喜欢这个作者,于是我们很快就签订了翻译合同。值得庆幸的是,出版社为我的翻译申请了英格兰笔会翻译奖,居然中了,太令人振奋了。

问:这是一部中篇小说,却为我们展现了80年代的深刻见解。铁凝为认知差异打开了一扇窗;你怎么看?

答:这本书在人性和文学层面都极具洞察力,她对姐妹俩以及代际差异的刻画也十分到位。令人称奇的是,她写了这本书时才24岁,对品牌细节和时事的刻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太佩服了。

问:我们来谈谈作家铁凝吧。在她的创作生涯中,她的体裁和风格都发生过变化。你对此认同吗?

答:我认为在这本书里她怀有一种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在她后来的一些小说中,对女性面临的压力以及跨代暴力有所表现。从风格上来说,心理现实主义在她写作中得到非常精准的呈现。我听说“玫瑰门”的英语版也即将出版,作家不断调整写作风格,是自我修正的一部分。很多作家都会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

问:书中带给人的感觉是世界正在姐妹两面前打开,而安然似乎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对吗?

答:是的,作者在这里描写非常细致。有一段描写她攒钱买栗子,因为她认为栗子能让她的头发更蓬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妹妹的世界比姐姐的世界更广阔,姐姐的智商受到了挑战。这种描写细致入微,逐渐发展到姐姐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成长的这个世界。

问: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带有讽刺意味。我不知道讽刺在当时是否很新颖,或者说很普遍?

答:我认为是的。但有趣的是,这部中篇小说被拍成电影时,并没有加入这些讽刺元素,他们选择了明显的情感路线。所以我更喜欢原著。

……

Annelise是12日一早从美国抵达伦敦的。尽管活动结束后,Paul和她都需即刻赶赴火车站,乘坐当晚的火车前往苏格兰,去参加爱丁堡文学节的活动,二人自始至终倾力参与。他们对中国文学的热忱令人感动。

铁凝这部创作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小说,一经出版便引发广泛共鸣。书中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如同破晓朝阳,点燃了求新求变新一代人的希望,在挣脱旧观念的束缚的同时也产生了激烈的摩擦,生动地反映了时代变革中的矛盾与更新。

英国查思出版社签订了这本书的英语版权后,为这本书的翻译申报了英国笔会奖,并一举中奖。今年年初,在出版社的力荐下,爱丁堡文化节的组委会向这本书的翻译伸出橄榄枝,邀请她成为参会嘉宾,因此,才有了这次翻译跨洋来到英国做新书推广的机会。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也是这本书的出版社——英国查思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翻译图书为主营的出版社,他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版了以铁凝、贾平凹、苏童、冯骥才、刘震云、周梅森、东西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64名作家共110多部作品。成为目前中译英文学图书领域出版数量最多、图书质量最好、译者阵容最强大的的独立专业出版社。他们从2022年开始享受英格兰Arts Council特别文化经贴,成为将中国文学介绍到英语世界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出版机构。

活动尾声的互动环节气氛格外热烈,十余位与会者踊跃提问。

问:这本书由一位女性从事翻译有多重要?我作为男性翻译,不确定自己能否像她那样真实地表现姐妹之间的感情。

答:我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我认为译者的生活经历、加之以深入的检索和广泛的阅读体会是十分需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我们不得不进行一些转化;这来自个人的经验,也来自不断的阅读积累。作为译者,不断地在自己掌握的每种语言中大量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问:铁凝老师有很多作品,为什么选择《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答: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出版社。首先它是铁凝早期十分成功的作品,同时它被选入了大学中文语言专业的课外读物已经有近十年历史。它无论是内容和篇幅都十分适合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另外它出版后很快就改编成电影,这对希望了解中国的读者和学生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直观、快速了解这部作品的捷径。虽然我个人认为,电影不如小说本身,但是它还是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体现。现在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中篇也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问:四十年前,这本书引起了一代女性的共鸣,也反映了当时会的变迁。如今十四年过去,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选择在现在翻译这本书?

答:正因为已经过去了四十年,我们更应该抓紧出版之前的优秀作品。而且我觉得现在将它翻成英文正当其时。经过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国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了解当初走过的路、经历的事,英语读者会更为众多。这同时意味着本书现在出版会比当时更具有商业前景。希望我们预测是正确的。

……

一位与会者动情分享:“我们这一代亲历了那段特殊年代,又在改革开放中成长。铁凝的作品始终陪伴着我们。《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出版当年我便读过,感谢有这次机会让我重温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此番话语引发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座者无不动容。

笔者还了解到,译者15日在爱丁堡参加完所有活动后将再次返回伦敦,19日在VERANDA BOOKS书店将举办一次针对翻译技巧的研讨会。英国著名翻译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韩彬(Nicky Harman)将主持这场活动,本书的编辑兰大卫(David Lammie)和查公司的CEO王英女士以及业内著名翻译、教授等20余位学者将应邀出席这次研讨会。

(编辑:冀果)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