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中新闻
为何蛇会成为医学界的“形象代言”?

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从西方“伊甸园中蛇引诱亚当夏娃”到东方“白蛇青蛇”的神话传说、从中华始祖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双螺旋交尾的画像到世界卫生组织徽标上的蛇形权杖……从古至今,从东到西,蛇的形象蜿蜒穿梭,亦承载着复杂寓意。

无问西东的灵蛇崇拜

蛇在地球上生存了亿万年,人类对其情感可谓“又爱又惧”。一方面,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捕食害虫,有利于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它的蜕皮特性让古人联想到重生、更新的概念,因此成为东西方共同的图腾动物。

中国最早的蛇文化遗存可追溯至8000年前,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图的陶罐上便绘有“蛇衔蟾蜍”图案。古人认为,蛇和蟾蜍在种群繁衍方面有优势,便借用它们的形象来表达希望人类繁衍生息的盛景。这种愿景延伸至神话中,被尊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女娲便皆为人首蛇身。“四灵”中龟蛇合一的玄武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也是长寿与守护的象征。

南方地区的族群与蛇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蛇被视为越人的保护神。由于蛇的神秘性,这种动物在尚巫的楚文化中也独特的象征意义。在滇文化中,蛇也象征“土地的繁殖力”。 西汉中央王朝颁给滇国君主的“滇王之印”作蛇钮,反映出滇人对蛇的信仰和崇拜。

在欧洲,蛇也与神话、王权密切相关。古希腊农业女神德墨忒尔的身旁常有蛇相伴,象征丰收与生命力;古埃及的法老则将眼镜蛇形象镶嵌于皇冠,彰显神圣权力。公元前,欧洲部分国家使节曾在权杖上雕刻蛇形,逐渐演化为代表国家威仪的象征。

时至今日,从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范思哲(Versace)到宝格丽(Bvlgari),许多国际品牌仍以蛇作为标志,彰显神秘、高贵与强大气场。

蛇是“大反派”?

然而,蛇的神秘与危险也使其成为邪恶的象征。其潜伏不定、冷血无情的形象,使其在中外文化中都被塑造成阴险狡诈的代表。

在中国成语中,蛇往往带有负面寓意,如“毒蛇猛兽”“蛇蝎心肠”“蛇鼠一窝”等,表达了人们对蛇的忌惮。《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巴蛇吞象”故事,这个故事之后演变为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用来比喻人心贪得无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蛇为原型的妖怪形象也不少,例如《聊斋志异》中就有很多以蛇为主题的妖怪故事。

在西方,《伊索寓言》中的“农夫与蛇”故事是“忘恩负义”的典型,《圣经》中,蛇更是魔鬼撒旦的化身,诱使亚当和夏娃犯下原罪。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头生毒蛇,一眼便能将人石化,其形象充满恐惧与死亡的气息。

蛇与医学的不解之缘

既暗示了死亡,又象征着重生,蛇的“两面性”与医学救死扶伤、恢复健康的使命和精神主题相契合,也因此被广泛用于现代医学界的标志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山海经》中有关于蛇类治疗疾病的记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详细论述了蛇药的医用价值。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徽标便是由联合国标志与蛇绕权杖组成。这一象征源自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传说:据说他曾目睹一条蛇用草药救活同伴,从而掌握了医术,最终成为医者的象征。除此之外,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女儿、希腊的健康女神许癸厄亚,同样也是手持一只药碗,碗上缠着一条长蛇,象征着“药学”。因此,蛇缠杖成为西方医学的文化标志,代表治愈与守护。

中国医学界也采用了西方的蛇杖元素——120急救标志中的“蛇杖、六柱、长城、橄榄枝”均蕴含医学精神。从各大医学院校的校徽到中国卫生部的标志,蛇杖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校徽中的蛇杖通常是一条或两条蛇,缠绕在一根上粗下细的拐杖或神杖上,周围常常环绕着橄榄叶或其他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元素,共同体现了医学院校对医学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文/秋狸)

(编辑:皋离秋)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