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中新闻
清朝龙袍尘封百年在英问世

【欧洲时报】近日,一件19世纪蓝地缂丝十二章龙袍在维利尔斯家族中的一个纸盒中被意外发现。这件尘封了百年的龙袍将于5月21日在英国德物兹(Dreweatts)中国陶瓷及艺术品拍卖会上进行拍卖,目前保守估价在三至五万镑。

19世纪蓝地缂丝十二章龙袍。(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被视为“天子”。在每年的祭天仪式中,皇帝率领由皇族、宫廷官员以及乐师等组成的庞大祭祀队伍乘坐御轿前往天坛祭祀上苍众神,目的是向上天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这个仪式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地点一般在北京的天坛祈年殿。祭天仪式通常在每年农历正月或二月举行,这与农历的节气有关,以期祈求来年的农作物丰收。为此,皇帝要穿上特制的御用龙袍,龙袍是皇帝穿着的一种特殊礼服,象征着皇权和尊贵。它是古代皇朝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御用龙袍作为中国皇帝专属定制的特殊礼服,袍上饰有代表皇权的特定符号和纹样。而近日在英国初问世的龙袍,正是皇帝为祭天仪式所穿,一年仅穿着两日。

该龙袍收藏于英国维利尔斯家族——是英国最著名、显赫的贵族家族之一。这件龙袍的故事可追溯回1913年,克拉伦登第四任伯爵乔治·维利尔斯(George Villiers)的孙子埃里克·海德·维利尔斯(Eric Hyde Villiers)作为顶级白兰地酒庄马爹利干邑的合作伙伴访问了中国。这件龙袍就是由他购买,作为带回英国送给父亲弗朗西斯·海德·维利尔爵士(Francis Hyde Villiers)的礼物,在英国的家中保存了100多年。由于这个盒子被推到了一个抽屉的后面,以至于从来没有人发觉,直到近日才重现在世人眼前。

这件蓝地缂丝龙袍上以三色金线绣有纹样十二章,绣制细腻准确,十二章包括日、月、星辰、山、黼章(斧子)、黻章(亚形)、龙章、华虫(雉鸡),宗彝(铜杯)、藻、火章和粉米(米粒)。十二章分为四个三组排列,饰于织物的不同部位,其中日月星辰聚于肩部。通身运用三色金线缂丝工艺,绣工精致,晕纹自如流畅。九条御五爪龙手握火珠,寓意明君为臣民谋福祉。

藻章与火章缀在下摆海水江崖纹之上,波浪翻滚指代丽水如意;黼章、黻章、龙章和华虫章织于腋下两侧前后;袍袖明显长于一般服饰,并以金线均齐装饰。

由于存放在避光的纸箱中,此织物品相十分良好,几乎完整保留了原来的颜色。并且它没有像很多类似的织物被改造成戏服等,这十分难得。

马克·纽斯特德(Mark Newstead)作为德物兹的亚洲陶瓷和艺术品专家对此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为全球绣品收藏家带来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清代十二章龙袍,它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磨损,并得以保留其原来的颜色和样子。它最近才得以重新问世,我们认为,在龙年拍卖这件龙袍寓意着吉祥。”

(编辑:刘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