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伊朗与英国、法国和德国代表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谈,就伊核协议的履行及相关制裁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以色列与伊朗6月24日停火以来,伊朗与欧洲三国就核问题首次举行正式线下会谈。法新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会谈未能达成实质性成果。
综合新华社、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分析人士指出,伊朗与欧洲围绕是否重启“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等问题分歧明显,但各方仍有继续谈判的意愿,未来也应推动美国与伊朗重启谈判,有效推进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进程。
是否重启制裁成焦点
此次会谈在伊朗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举行,伊朗与英法德三国的副外长级别代表参加,历时约4小时。
舆论在会前预计,此次会谈的主要议题会围绕将要到期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进行。欧洲三国在会谈前已表示,如果伊朗不能在8月底前与欧方就履行伊核协议达成一致,将根据该机制重启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对伊制裁。
7月25日,人们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集会,声援巴勒斯坦。(图片来源:新华社)
伊朗副外长卡泽姆·加里布阿巴迪与伊朗高级外交官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希一起参加了会谈。加里布阿巴迪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德黑兰与欧洲大国就解除制裁和核问题进行了“认真、坦诚和详细”的讨论,双方都提出了具体想法。
他表示自己利用这次会议批评了欧洲在伊朗与以色列持续12天的冲突中所持的立场。他表示,双方还讨论了“快速恢复机制”。他还说:“双方同意将继续就此事进行磋商。”
根据2015年签订的伊核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2231号决议,对伊核协议加以核可。该决议包含“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允许协议签署国采取措施应对伊朗的违规行为,这一机制的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会谈之前,一位欧洲消息人士表示,欧洲三国准备“在谈判没能达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启动“快速恢复机制”。该消息人士敦促伊朗在铀浓缩问题上“明确表态”,并恢复与联合国核监督机构的合作。
伊朗方面则认为,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已“违约”在先,而英法德三国则屡次违反协议义务、支持美国和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已主动放弃了伊核协议签署国身份。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此前表示,欧洲威胁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缺乏法律和政治基础。
专家:谈判是伊朗当前最优解
尽管存在明显分歧,但加里布阿巴迪在会后表示,伊朗仍愿意继续与欧方进行磋商。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表示,本次谈判结束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领导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准备和伊朗恢复技术性谈判。虽然伊朗和欧洲三国都没有公布本次谈判的成果,但显然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也可以视为伊朗做出了让步性的举动。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李福泉认为,选择谈判依然是伊朗在当前困境下的最优解。伊朗并不愿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这会对本已困难的国内经济造成更大伤害。此外,保持谈判态度也有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欧方也有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意愿。分析人士指出,重启制裁或将引发伊朗的反制行动,甚至不排除伊方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可能,这只会加剧中东地区动荡,并非欧洲乐见的结果。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学者埃莉·杰兰马耶认为,未来欧方可能希望保留对伊施压的谈判工具,将“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有效期延长6个月到一年,同时为恢复美伊谈判创造条件。
美国依然是关键一方
能否实际推动解决伊朗核问题,美国依然是关键一方。伊朗6月遭到美国袭击后,已拒绝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加里布阿巴迪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提出了伊朗与美国谈判的多项前提,包括尊重和承认伊朗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享有的权利以及解除对伊制裁。
杰兰马耶认为,目前仍难判断伊美能否重回谈判桌。她说,美国特朗普政府是愿意耗费政治资源尝试与伊朗达成协议还是任由事态发展,仍是未知数。她认为,甚至不排除美国再次“开绿灯”,允许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可能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认为,此次会谈在一定程度上为美伊后续接触或伊核谈判做出了试探性铺垫,增加了双方未来重启对话的可能性。他指出,历史地看,欧洲长期在美伊间扮演斡旋角色,本次会晤中欧洲也是希望获取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底线立场,为后续可能的谈判铺路。
以色列此前警告说,如果伊朗重建设施或发展核武器能力,以色列可能会恢复袭击。伊朗已誓言将对任何未来的袭击做出“严厉回应”。
(编辑:秋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