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国际新闻
大限将至,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会来吗?

【欧洲时报网】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宣布,将于次日开始向各国递送关税函,告知美方计划征收的关税税率。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同日暗示,可能延长关税谈判期限。7月9日是美国暂缓执行“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一旦“对等关税”落地,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目前,仍有不少国家正加紧与美国谈判,仅英国和越南达成协议。

特朗普“官宣”发函时间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美东时间6日深夜宣布,将于美东时间7日中午12时起,开始向各国发送关税信函或关税协议,通知更高关税税率将在8月1日生效。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曾于7月4日表示,新一轮关税“十有八九”将在8月1日开始生效,最高税率可能高达70%。而目前各方距离达成协议仍存较大分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6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达娜·巴什国情咨文”节目中谈到此事时表示,美国的贸易伙伴如果不推动事态发展,到8月1日关税水平就会回到4月2日的水平。随着7月9日期限的到来,美国未来几天将向大约100个国家发送关税信函。

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报道,虽然贝森特坚称议程没有改变,但他的表态暗示特朗普政府正就谈判设定新的最后期限。

贝森特6日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随着90天暂缓期即将结束,美国将向约100个经济体发出信函。贝森特拒绝透露与哪些国家接近达成协议。但他表示,这些信函将发送给“与我们贸易往来不多”的国家,其中许多国家“甚至从未联系过我们”。

当晚,特朗普也对CNN表示,美国将在9日前与大多数国家达成协议。“要么是(关税)信函,要么是协议。”特朗普说道。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节目中表示,对于正在认真谈判的国家而言,仍存在“灵活空间”,或许推迟至截止日期后继续谈判,特朗普将作出最终判断。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也称,各国需要做出让步,才能争取到较低的关税税率。并表示欧盟与印度的谈判“传来积极消息”,预计部分正在作出让步的国家“可能获得延期”。

“支持金砖国家反美的加税10%”

特朗普当日还表示,任何支持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的国家都将被额外加征10%的关税。

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写道:“任何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结盟的国家,都将被额外征收10%的关税。此政策将不设例外。感谢您对此问题的关注!”

他并没有对帖文中提到的“反美政策”进行解释或详细说明。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达成的声明“间接批评”了美国。

声明中表示,对关税上升的情况表示“严重关切”,称其“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这些限制措施“有可能减少全球贸易,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带来不确定性”。

另据中青网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金砖机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不搞阵营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

毛宁表示,关于加征关税,中方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美国和贸易伙伴们谈判进展如何?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于7月9日结束,美国和贸易伙伴们谈判进展如何?

新华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日表示,欧盟在关税问题上“准备好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协议”,目标是赶在7月9日前。但若谈判失败,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

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3日在华盛顿与美方贸易代表进行协商。

目前,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对汽车领域征收25%关税,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特朗普还威胁称,如果7月9日前美欧贸易谈判没有取得突破,他将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作为回应,欧盟曾决定对美国总额210亿欧元的进口产品加征至多50%的关税。

特朗普2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称,与越南达成一项贸易协议,“稍后公布细节!”

特朗普随后又发帖文称,越南所有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至少20%关税,并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

越通社报道说,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特朗普就越美关系及两国关税谈判等问题通电话。特朗普强调,美国将继续与越南合作解决影响双边贸易的问题。苏林建议美方尽快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特朗普1日对美日关税谈判前景表达强烈质疑。

日本政府一直坚持将美方所谓“对等关税”和加征的汽车关税、钢铝关税等捆绑在一起进行谈判,要求美方全面取消这些不合理关税措施。负责日美关税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已多次赴美,与美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但并未取得突破。

日本首相石破茂6日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他不会在与华盛顿的谈判中“轻易妥协”。同时,正在设法避免让特朗普对日本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当被问及如何处理特朗普的来信时,石破茂说,日本正在“作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由首席谈判代表拉杰什·阿格拉瓦尔率领的印方代表团4日结束与美方的又一轮贸易谈判。

路透社报道,双方在汽车及零部件、钢铁和农产品领域存在分歧。印度一方面不愿开放农业和乳业市场,一方面要求美方对印度商品的关税税率低于面向越南等国的关税税率。

印度已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计划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方对从印度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措施。

据法新社7日报道,印度财政与企业事务部长尼尔玛拉·西塔拉曼强调,农业和乳制品仍是“非常大的红线”。

韩国总统李在明3日表示,与美国的谈判看起来非常困难,双方都不是十分确定“想要什么”。他说,无法确定能否在7月8日前完成谈判。

李在明同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与美国达成协议,并尽最大努力在谈判中取得以韩国国家利益为中心、务实共赢的结果。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5月与访韩的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磋商。在谈判中,韩国要求美方重新考虑关税措施,认为向美国出口的汽车和钢铁“对两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产品”。

“预期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

随着“对等关税”暂免期的结束,尽管特朗普屡次表态不会延长期限,但分析认为,只要各贸易伙伴这几天与华盛顿的磋商显现进展,让美国有利可图,谈判的大门会继续敞开。然而,即便贸易伙伴成功取得不同程度的“对等关税”调降,特朗普针对个别领域如药剂和半导体的行业关税,未来几个月仍会像“悬顶之剑”般继续构成威胁,带来不确定性。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奥尔森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美日谈判或许是当中最艰难的,即便对日本而言,日美关系远超经贸,还须考量两国防御合作关系,“但特朗普提出的要求极度敏感,日本几十年来不曾退让,所以谈判结果仍完全无法预见”。

曾参与北美自贸协议谈判的奥尔森预期,美国与欧盟的谈判同样会持续到最后一刻,但7月9日“完全只是人为的期限,只要谈判有进展,期限肯定会延长”。

对于仍未有机会跟华盛顿谈判的众多国家,奥尔森说:“他们眼下或许只能接受美国祭出的关税率,不过随着时间演进,我预期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7月9日没什么大不了。”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黎洪和说,这些期限和发信的动作都是谈判策略的一部分,旨在向贸易伙伴施压;从这点看,越南及早和美国达成协议释放出正面信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关税冲击,让越南可继续专注于以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多数国家目前专注降低‘对等关税’”

香港新闻网报道,公共事务咨询公司APAC Advisors首席执行长奥肯进一步剖析,美国与欧盟和日韩等国的谈判胶着,很大原因在于美国除了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大规模征收“对等关税”,还援引了《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文,对药剂、半导体、关键矿产等七个产品领域启动调查,最终可能征收高额行业关税。“日本不想在7月9日签署了协议后,特朗普隔天就打出新的关税,但美国不愿意一起谈。”

奥尔森则直言,行业关税是特朗普政府用于继续威胁各国的“悬顶之剑”,当前的“对等关税”谈判,不大可能为各国提供有意义的保障,将来免于被征收新关税。“各国当然可以尝试谈,但不大可能成功。多数国家目前专注于降低‘对等关税’,先解决眼下的问题,再准备应对将来的关税。”

区域国家或别无选择接受高额转运税

美越协议引起普遍关注的一项条款是,经由越南转运至美国的第三国货品须支付加倍的40%关税。这被普遍认为是冲着中国而来,试图挤压中国在区域供应链的空间。

有舆论指出,中国是许多亚太国家的重要经贸伙伴,各国须在中美之间平衡,接受被视为不利北京的条款,是与华盛顿谈判的一大障碍。

奥尔森说:“对转运贸易征收更高关税肯定会引起争议,但我们已在美越协议看到这部分条款,这显示至少会有一些国家别无选择,须接受美国的要求。”

黎洪和估计,与中国有显著转运贸易的区域国家,如柬埔寨和马来西亚,跟美国谈判时也会面对类似的条款要求。“尽管中国已表态(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但我认为它应对这个局面的选项有限。”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