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当地时间28日,泰国首都曼谷爆发游行示威,数千名抗议者要求总理佩通坦辞职。这是“通话门”曝光以来泰国掀起的首场大规模街头抗议,也是自2023年为泰党上台执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更是佩通坦近期承受的又一次舆论打击。去年8月,顶着泰国史上最年轻总理的光环,佩通坦走上政治舞台,如今却因与邻国边界争端陷入“失言”风波,麻烦缠身:二号政党退出执政联盟、面临弹劾和不信任投票压力、被调查是否违反职业道德。
泰总理佩通坦料兼任文化部长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面临弹劾危机的泰国总理佩通坦已将新的内阁名单呈报泰王。消息人士说,佩通坦计划在新内阁中兼任文化部长。这么一来,如果法院下令她暂停总理职务,她仍能留守内阁。
佩通坦已提交内阁改组名单,目前等待泰王御准。《民族报》引述多名消息人士说,佩通坦兼任文化部长,是效仿前总理巴育的应急措施。
巴育2022年曾遭宪法法院下令暂停总理职务。期间,时任副总理巴维暂代总理职,巴育则继续担任国防部长。佩通坦也可能面临相同局面。宪法法院下周将审议是否接受弹劾她的请愿书,若受理,法院可能下令她在审理期间暂停总理职务。
新内阁中备受关注的内政部长职则将由现任副总理兼防长蓬探出任。这个职位原由泰自豪党党魁阿努廷担任,该党现已退出联合政府。
《曼谷邮报》引述消息人士说,蓬探调任内长后,原副防长纳塔蓬上将将升任防长。
佩通坦和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通话录音泄露,导致原执政联盟中的第二大党泰自豪党退出,令佩通坦政府陷入政治危机,也迫使她改组内阁。不过,新内阁名单尚未正式公布,目前联盟内的第二大党泰国人团结建国党(简称泰建国党)已起内讧。
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
上海《解放日报》报道,对佩通坦来说,真正的考验或许在下周。
7月1日,宪法法院最早可能在当天决定是否受理上议院议长蒙坤提交的弹劾总理请愿书。
如果受理,在审理其行为是否违宪期间,佩通坦可能被停职。
佩通坦的前任赛塔,去年正是在任职资质案中被宪法法院裁定违宪而被免职。
泰国舆论称,如果佩通坦被勒令停职,将发出强烈的政治信号,将对执政联盟的团结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7月3日,泰国国会复会,佩通坦最早或于当天面对自豪泰党提出的不信任动议。
同时,佩通坦还面临泰国国家反腐败委员会的调查,以确定其与洪森通话内容是否严重违反道德准则。
上述调查被认为都可能导致佩通坦被免职。
此外,佩通坦的父亲、前总理他信被控冒犯君主罪案也将于7月1日开审,若罪名成立,最高可被判15年监禁。
“短期内泰国政局可能会更加混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说,局势走向取决于几方重要力量的抉择。
首先,宪法法院就是否受理弹劾请愿书以及将佩通坦停职作何裁决。
其次,泰国王室和军方将扮演何种角色,会否对佩通坦施加压力。
比如,军方曾多次介入泰国政治,策动政变更迭政权。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宋清润表示,泰国政局纷繁复杂,联合政府的稳定性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包括执政联盟能否维系当前在下议院的微弱优势、新财年预算案能否表决通过、司法机构意向、朝野力量博弈、泰柬边境摩擦能否妥处,等等。
佩通坦并非毫无转机
不过,在周士新看来,就目前形势而言,佩通坦虽然压力山大,但并非毫无转机。
先看泰国客观形势。
当前,内政外交都承受较大压力,泰国可能以“求稳”为先。
内部,经济增长乏力,面临下行风险。
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上月表示,该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将在1.3%至2.3%之间,低于此前预测的2.3%至3.3%。
外部,与柬埔寨边境争端陷入僵局,与美国关税谈判尚未起步。
“如果泰国政局再陷动荡,将进一步冲击经济,有损国家利益。”周士新说,因此,各方预计会仔细斟酌,慎重行事。
宋清润也表示,最近泰国政局不稳定,对该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利,泰各界并不希望看到这一局面。
再看佩通坦个人。
首先,执政以来未犯重大差错。
周士新指出,尽管佩通坦担任总理时间不长,执政经验欠缺,执政能力也有待提升,但是依靠团队和成熟的公务员队伍,以及父亲他信、为泰党等其他政党的帮助和扶持,佩通坦整体延续并推进之前较成熟的内外政策,未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即便是此次引爆危机的通话事件,佩通坦也并未对国家主权、安全造成实质性重大损害,也未向柬埔寨作出任何妥协。
其次,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执政危机。
佩通坦已提交内阁改组名单,等待泰国国王批准。
同时,佩通坦在“得罪”军方后迅速“救场”,向军方展示诚意,并获得谅解。
泰国将柬埔寨视为当前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军方若与佩通坦发生激烈冲突,得利的反而是柬埔寨”,周士新说。
再次,从与王室关系来看,佩通坦丈夫来自王室,她本人与王室关系之密切被认为超越为泰党前任领导人。
至于此次街头抗议,周士新认为确属近年来规模较大一次,但是目前的舆论压力不足以迫使佩通坦下台。“关键仍在于宪法法院,其与军方关系紧密,其观点部分反映军方立场,对政局走向将产生重要影响。”
两位学者还指出,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希望泰国政局稳定进而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但泰国政治波动不会对中泰关系产生直接影响。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