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朝鲜一艘新建驱逐舰21日下水时发生“重大事故”。由检察机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22日向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了有关调查内容,称舰体受损不严重,涉事的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已被传唤至司法机关。
“没有船底破洞,船体右舷被刮削”
朝中社报道,朝鲜21日举行新建的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仪式期间发生“严重事故”。目睹此次事故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随后下令成立调查组,严查此次事故。此次事故调查组由检察机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表示,与先前公布的情况不同,发生事故的驱逐舰“没有船底破洞,船体右舷被刮削,通过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进一定量的海水”。
调查组专家认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从船台脱离船首部分来修复舰船平衡性需要2至3天,修复舷侧需要10多天的时间”。
调查组于22日向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了有关调查内容。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向调查组下达有关立场和指示说,发生事故的驱逐舰损坏程度不严重,事故发生后船只浸水过程是采取业务性修复措施所需。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表示,要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和有关责任人,“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为这一事实不会改变,有关责任人绝不能逃脱自己的罪行”。把此次事故视为重大事件,不是因为舰船损坏或经济损失,而是要对缺乏警惕、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态度予以严厉打击,敲响警钟。
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资料,司法机关采取具体步骤,决定先拘留对事故有明显责任的人员并对其进行调查。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已被传唤到司法机关。
建造和下水大型驱逐舰对清津造船厂“超纲”?
深圳卫视旗下“直新闻”报道,此次下水时出事的驱逐舰是由清津造船厂和罗津造船厂共同建造,并在清津造船厂下水,而非首舰“崔贤”号驱逐舰的南浦造船厂。
据中国央视新闻此前报道,今年4月25日,5000吨级“崔贤”号驱逐舰在南浦造船厂成功下水。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曾在报告中指出,朝鲜军工业传统上,一向由经验丰富的南浦造船厂负责建造大型、新型军舰;而清津造船厂虽然参与过一些小型舰艇的生产,但“主要专注于生产货船、渔船和挖泥船”。从此次事故也可以看出,朝鲜不同造船厂之间的能力差距。
在“崔贤”号之前,朝鲜海军拥有的最大主力舰,还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罗津”级护卫舰,排水量约1600吨。目前,朝鲜海军的主力舰艇则是2010年左右建造的“南津”级护卫舰,排水量外界预计在1500吨左右。
虽然普通船只的下水和军舰大同小异,但无论是对大吨位军舰的建造还是完成其下水,对清津造船厂来说可能都“超纲”了,甚至也没有其他的预案准备,因此酿成“重大事故”。所以金正恩指出,“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所造成”。
此外,从近几年朝鲜一些重大涉军决策来看,大力推进“海军武力强化路线”已经开始稳步实施,“崔贤”级驱逐舰的建造很可能就是首阶段目标。金正恩在“崔贤”号下水仪式上就表示,朝鲜明年将继续尽快建造驱逐舰及作战能力更强的巡洋舰和护卫舰,目前舰船总设计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研究。
朝鲜劳动党中央负责军工的书记赵春龙还在典礼上称,南浦造船厂“仅用400多天”就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大舰建造。但从朝鲜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来看,这种速度和韧劲虽然值得称赞,却可能存在隐患。这次事故不排除只暴露了其中的一部分。
此次下水事故后果很严重,已上升到政治高度
值得关注的是,从金正恩对此次事故的表态来看,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称该事故为“既不可有、又不可接受的重大事故、犯罪行为”;“损害了朝鲜的尊严与自尊心”;“直接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业务性问题”。
朝中社用“严厉指责”描述了金正恩在现场的表态,这在朝鲜通常用于极其重大的责任事件。
最近一次是在今年1月,金正恩在春节来临前夕突然召开劳动党中央书记局扩大会议,以解决两起“肆无忌惮搞特权”的腐败事件,并直接宣布“解散”一个郡级党委。
金正恩还要求相关部门和造船厂首先要在一个月内迅速修复因下水事故而受损的驱逐舰,并将在下月召开的党中央委员会全会上对这次“不负责任的严重错误”进行立案审查。
5月21日,朝鲜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在6月下旬召开党中央全会”的决定,目前尚不清楚这与当天发生的下水事故是否直接相关。
(编辑:李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