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1日在瑞士落幕。此次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何立峰:此次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北京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当地时间11日晚在出席中方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中美双方将尽快敲定相关细节,并将于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何立峰说,在当前形势下,本次会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谈富有成效,迈出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何立峰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积极落实今年1月17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本着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坦诚对话、平等协商、管控分歧,深挖合作潜力,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取得新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格里尔暗示美中贸易冲突可能被夸大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援引路透社、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参与此次会谈的美国财长贝森特说:“我们在非常重要的美中贸易谈判中取得实质性进展。会谈富有成效。”他未回答记者提问,仅表示更多细节将在星期一(12日)公布。
双方谈判代表在与媒体单独谈话中试图传达积极的基调。何立峰称赞美方的专业精神,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则暗示美中贸易冲突可能被夸大了。
格里尔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如此迅速地达成协议,反映出双方分歧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话虽日此,我们也为这两天会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是对美中间贸易不平衡的回应,特朗普政府认为这是国家紧急状态。“我们有信心,与中国合作伙伴达成的协议将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国家紧急状态。”
中美代表团都没有在日内瓦公布具体措施,何立峰在中方记者会上说:“就像我们中国说的,好饭不怕晚。无论什么时候发布,对世界来说都会是好消息。”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11日发表的评论中说,美国对与中国进行的谈判“持乐观态度”。
法新社报道,卢特尼克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美中双方都“支持”在瑞士举行的谈判,“我们乐观地认为事情会顺利进展”,并称谈判团队正在努力进行对双方都“非常重要”的谈判。
美对华畸高关税恶果渐显:美西岸2个主要港口从中国出发货船数量为零
美国对华征收畸高关税,导致美国多个港口货运量暴跌,已经拉响业内警报。美国西岸港口官员10日称,过去12个小时没有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向美国西岸2个主要港口运送货物。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从未发生过的情况。
CNN报道,6天前有41艘船预定从中国出发前往圣佩德罗湾港区,这个港区包含加州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但到了10日这一数字为零。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上个月对大多数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巨额关税,导致海上船只数量和运往美国港口的货物也减少。报道称,对许多美国企业来说,与中国做生意的成本如今过于高昂。
除了担心从中国出发的船只数量减少之外,官员们也担心数量降幅。
路透社引述海事咨询公司的说法报道,特朗普对华关税措施导致贸易崩溃,各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已暂停至少六条每周往返美中的定期航线。
根据客户咨询信息的容量数据,这些航线上的船舶每周总容量为能运送2.5682万个40英尺集装箱,其中装满了玩具、网球鞋、汽车零部件以及美国制造商生产所需的物品。
(编辑:李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