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国际新闻
当代间谍实录:隐形特工的双面生活

【欧洲时报汤林石编译】在过着看似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们中,隐藏着一群秘密特工。他们的真实身份与使命被尘封在岁月的伪装之中。记者肖恩·沃克在其新作中讲述了这些特工的离奇故事。

2010年6月的一个闷热午后,安·弗利正和丈夫唐·希斯菲尔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中与两个儿子蒂姆和亚历克斯开香槟小酌,庆祝大儿子蒂姆的20岁生日。

这座城市浸透在哈佛大学的学术氛围中,街头巷尾充满了知识分子的气息与商业发展的活力。安的事业刚刚起步,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而唐的咨询公司也在稳步发展。蒂姆刚刚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完成了大二的学业,正准备在家度过一个悠闲的暑假。

小酌过后,门口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安一边走过去开门一边笑着说,大概是儿子的朋友们来送生日惊喜了。没想到,门外站着一群身穿黑衣的男子。他们迅速挤进屋内,大喊着“联邦调查局(FBI)”,然后分别给唐和安戴上手铐,押上车带走。

FBI探员们拒绝告诉兄弟俩发生了什么事。亚历克斯起初以为一定是搞错了——他的父母实在太“无聊”了,只是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中产家庭,怎么可能被如此大阵仗地逮捕?

然而,这并非误会。原来,唐和安并不是定居美国的加拿大公民,而是俄罗斯间谍,真名分别是安德烈·别兹鲁科夫和叶莲娜·瓦维洛娃。早在两个儿子出生前,这对夫妻便以伪造的身份潜伏在多伦多,过着表面上极为普通的生活。后来,安德烈成功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夫妻俩得以带着孩子们搬到剑桥市,在美国展开新的情报工作。

叶莲娜和安德烈在家中从未说过一句俄语,也从未在孩子们面前提及俄罗斯。偶尔,叶莲娜会秘密前往南美或加拿大,避开FBI的监视,与联络人见面。

为了不让孩子起疑,她编造各种理由解释自己短暂“消失”的原因。她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克格勃特工,却要扮演一个平凡无奇的家庭主妇。除了丈夫,没有人知道她真正的身份和能力,包括两个儿子。

2019年,驻莫斯科超过10年的《卫报》记者肖恩·沃克见到了已被遣送回俄罗斯的叶莲娜和亚历克斯。这个家庭被剥夺了加拿大国籍,被强制送回莫斯科。亚历克斯被签发了一本俄罗斯护照,护照上的名字他甚至念不标准。“这算不算典型的青少年身份危机?”亚历克斯苦笑着说。叶莲娜则表现得更为释然。她说:“间谍是一种演员,但这个演员既不需要观众,也不需要舞台。”

左图为《法外人员》,右图为本书作者肖恩·沃克。(图片来源:Profile Books出版社/作者官方X账号)

这个家庭的背后是苏联历史悠久的间谍传统,他们被称为“法外人员”(illegals),区别于那些享有外交身份掩护的间谍。他们往往过着看似平凡、甚至无聊的生活,背地里则为自己的国家进行情报收集和间谍活动。

早在沙皇时代,布尔什维克党就开始了秘密行动,这种传统在革命成功后得到了延续。在苏联早期,由于许多国家不承认苏联政府的合法性,无法通过大使馆派遣传统间谍,只能依靠这些“法外人员”。他们伪装成欧洲贵族、波斯商人、土耳其留学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展开谍报战。

然而,这一代“法外人员”大多在1930年代的大清洗中被肃清。斯大林对任何擅长伪装的人都心存戒备,他也常常忽视甚至怀疑他们带回来的重要情报。

随着冷战的到来,苏联的间谍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克格勃(KGB)精挑细选了一批外语能力出色、心理素质极强的年轻人,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通常,他们会借用夭折婴儿的身份。但即便是在移民众多的国家,长期冒充“本地人”依然困难,因此他们常常以第三国公民的身份出现,比如加拿大人或德国人。

这种特殊的生活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位怀孕的女特工曾担心,自己在分娩时忍不住喊出俄语而暴露身份。许多人并没有具体的行动任务,而是作为“沉睡者”(sleepers)潜伏几十年,一旦有需要便被“唤醒”,开始执行任务。

1991年苏联解体后,“法外人员”们曾有几年时间需要自行谋生。但到了90年代末,他们重新开始了间谍活动,这次是为俄罗斯的对外情报局(SVR)工作。

他们的接头方式也让人联想到间谍小说中的场景:路灯杆上的白色粉笔记号,表示准备交接物品;长椅上的蓝色粉笔记号,表示接头人已准备好接收物品。接头时,特工们用事先约定好的暗号确认身份。例如,一名在纽约的“法外人员”接头时说:“你最近看过埃利·维瑟尔的书吗?”对方回答:“没有,我最近在读海明威。”

沃克在其新作《法外人员》中指出,这套体系本身充满了矛盾。苏联难以真正理解西方世界,却需要培养出既聪明、灵活,又能伪装成西方人、同时能坚定保持信仰的特工。许多经历了长期卧底生活的特工在冷战结束后返回祖国,却发现自己与家乡已格格不入。

不过,在普京时代,为了激发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他重启了对“法外人员”的英雄叙事,赞美这些人的勇气与坚韧,并宣扬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观察家报》书评认为,这些奇异而孤独的人生,构成了极富吸引力的故事。沃克在本书结尾引用了一位西方情报官员的话。到底还有多少“法外人员”潜伏在外?对方回答:“说实话——没人知道。”

(编辑:唐快哉)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