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移民在法居不易 频遭欺诈

【欧洲时报来米编译】法新社报道,付费“培训”帮人准备庇护面谈、假律师出谋划策申请或续签居留证……在法国这类专门针对外国人的骗局越来越猖獗。那些在繁复的行政手续中迷失方向的移民,成了最容易被欺骗的对象,却很少有人为此承担后果。

担心闹事就被驱逐

巴黎18区的一个夏日午后,一辆“巴黎律师爱心巴士”前排起长龙,队伍里大多是来自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和萨尔瓦多的移民。车内,四位律师正在为他们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阿赫迈德是一位法语不太流利的突尼斯人,手里紧紧攥着他的工资单——这些是他多年来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证明。他希望能获得帮助,摆脱无证居留的状态。

这位五十多岁的工人是经由某个协会介绍而来,此前他曾被一个“律师”欺骗,对此心有余悸。那人自称“法律专业人士”,收了他700欧元,却根本没说清他是否符合合法化的条件(从目前来看,很可能并不符合)。

“每次我去找他,他都要我交一个新材料,还要我再交90欧元,”阿赫迈德说。他从不敢反抗,担心一旦闹事就会被驱逐出境。

“像他这样的遭遇最近越来越多,特别是行政程序变得复杂之后,”致力于帮助移民处理网络程序的协会Antanak这样表示。这个协会的创始人卡雷尔(Isabelle Carrère)列举了几种常见情况:比如一些“缺乏职业操守、刚入行、对移民法一知半解”的律师造成了严重错误;某些机构甚至利用移民的困境牟利,直接欺诈,等等。

数字化和政策收紧

近年来,随着行政流程数字化、申请人数激增、合法化标准收紧,整个系统为形形色色的骗子犯罪提供了“温床”。

大约一年前,一家专为无证移民提供“法国事务服务”的公司广告,出现在地铁站、政府布告栏、社交媒体上,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户”。

“去申请签证预约本身是免费的,但这家公司却要收几百欧元,”巴黎北郊的法国总工会(CGT)负责人莫兰(Sandra Morin)说,她接待过一位被骗了2000欧元的移民。

在TikTok上,另一个拥有超过2.3万粉丝的组织由“HervéK导师”主持,这人打扮得像成功人士,声称可以提供一张神秘卡片,使无证者“自由通行、不用再怕被驱逐”。

“宿命般”接受被骗

只要打电话联系他们,客服便立刻推荐一项“协助办理服务”,费用365欧元,并且强调第二天起价格就要涨到495欧元,以此逼人尽快付款。

即便申请人根本不符合因工作而合法化的条件,客服也照样鼓励对方“办庇护申请”,但也要先交钱。

在一个WhatsApp群组里,有600多名对这些服务感兴趣的人。群内还出售各种培训课程,如“无证也能做保姆或家庭帮工”,价格从800到1200欧元不等。甚至还有所谓的“庇护培训”(Asile Academy),收费1299欧元,内容包括“撰写和润色个人故事”——也就是递交庇护申请时用于打动审核官的“人生经历陈述”。而移民局的审查人员其实非常擅长识别虚假陈述。群里不断上传银行转账的截图,而当有成员质疑价格时,管理员便粗暴回应:“嫌贵就退群。”

莫兰女士感慨道,这些骗局的受害者“常常因受骗而感到羞耻”,这些移民“在移民途中已被骗过不止一次”,结果往往形成一种“宿命般的逆来顺受态度”,好像这就是他们应得的。她痛心指出,“这正是他们容易被利用的弱点”。

(编辑:秋狸)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