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检察官称暴力视频正将法国少年引向极端

【欧洲时报7月30日李璟桐编译报道】一名14岁少年被指计划炸毁以色列大使馆,另一名16岁少年则因策划袭击极右翼酒吧而被定罪......法国检察官对越来越多年轻男孩涉嫌策划“恐怖”袭击的现象感到担忧,并称这些男孩都有沉迷网络暴力视频的共同点。

据法国24台(France24)援引法新社报道,法国司法部门近期发出警示,青少年涉恐案件正呈上升趋势,而网络暴力视频被指为重要诱因。据法国国家反恐检察院(PNAT)数据,2023年涉恐未成年人嫌犯为15人,2024年增至18人,2025年截至7月1日已达11人,年龄集中在13岁至18岁,且遍布法国各地。

这些青少年多为无犯罪前科的男孩,不少人性格内向或存在家庭问题。他们普遍沉迷社交媒体,尤其热衷于极端暴力、战争甚至色情内容。

一名司法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就法国最年轻的“恐怖”嫌疑人而言,社交媒体为他们提供了大量暴力视频,这些视频“不一定与恐怖主义有关”,比如来自拉丁美洲贩毒集团的视频。

该消息人士称:“他们认为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可以证明自己是男人。”

专家分析,青少年处于“非孩童非成人”的特殊阶段,容易通过暴力行为寻求成人认可。而社交媒体算法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有研究者指出,在TikTok上不到三小时,用户就可能被卷入伊斯兰国相关的内容泡沫,接触到战争宣传、斩首视频甚至袭击模拟画面。算法还会推送忧郁内容,加剧青少年的孤独感,使其更易被极端思想渗透。

典型案例中,一名16岁少年因策划袭击极右翼酒吧被定罪。他称13岁时在游戏平台看到新西兰清真寺枪击案视频,深感不公,随后接触到各类极端内容,最终试图通过“捍卫某项事业”寻找人生意义。法院虽认定其极端化程度不深,主要因缺乏关爱、想融入网友而犯错,但仍判处四年监禁(两年缓刑)。

司法系统对这类案件采取早期干预策略,通过指控“与恐怖分子勾结”介入,但争议不小。有律师认为判决过于严厉,且未区分“发表激进言论”与“实际购买武器”的差异,“恐怖分子”标签还可能带来永久污名。

今年9月,巴黎法院将审理三名14岁至15岁少年涉嫌策划袭击比利时以色列大使馆的案件。他们因发表极端言论被注意,后被发现携带自制爆炸物,手机中存有屠杀视频。辩护律师认为指控过重,称当事人仅是浏览极端网站,并未真的策划袭击。

也有观点认为,逮捕虽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冲击(如特种部队执行抓捕),但也可能成为转折点。这些未成年人会接受密切监管、心理治疗,被禁止使用社交媒体并参与运动。不过司法界也承认,目前尚无法确定这种干预能彻底防止他们再次被极端思想吸引。

(编辑:李十)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