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十年过去了,《巴黎气候协定》还剩下什么?

【欧洲时报11月6日李璟桐编译报道】十年前,近200个国家在法国巴黎达成历史性气候协议,承诺共同遏制全球变暖。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其为“世界的转折点”。如今,《巴黎协定》迎来十周年,但其核心目标——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正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5日刊发长篇观察文章指出,一方面,气候污染和全球气温仍在攀升,距离1.5度的临界点仅差零点几度;另一方面,政治阻力日益增强。美国已两次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政府不仅在国内打压绿色能源项目,还通过贸易协议推动化石燃料出口,并拒绝派高级代表出席即将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

“绿色新政骗局会毁掉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言人称,“总统选择的是务实能源政策,而非空洞的气候口号。”

欧洲虽整体仍朝着气候目标迈进,但内部压力剧增。能源价格高企、极右翼政党崛起以及俄乌战争等因素,使多个欧盟国家要求放缓或重新评估绿色政策。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坚持气候目标”,而波兰总理图斯克则直言“过度气候雄心已不得人心”。

尽管政治风向反复,清洁能源的发展却远超预期——一位气候老将称之为全球气候政治的根本转变。

2015年时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的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说,“如今,气候经济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治当然仍有影响,但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关键。”

据英国非营利机构“能源与气候情报单位”近期分析,全球每年太阳能装机容量是国际能源署2015年预测的15倍。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目前已占全球每年新增发电capacity的90%以上。在中国大规模制造推动下,光伏板、电动车和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使绿色能源在多数地区成为最便宜的电力选择。

即使在美国,尽管特朗普废除了拜登政府的多项税收抵免和其他激励措施,彭博新能源财经仍预测电力公司将继续部署绿色能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往往是新增电力最快、最经济的来源。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现已达到化石燃料支出的两倍。

“如今部署清洁能源,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提‘气候’,只谈经济账就够了,”能源研究机构专家罗比·奥维斯(Robbie Orvis)说。

联合国最新报告警告,按当前各国政策,全球仍将升温2.8摄氏度,远超《巴黎协定》安全阈值。即使各国最新承诺全部兑现,升温也将达2.3至2.5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坦言,短期突破1.5度已“不可避免”,但必须确保这只是暂时“超调”。

气候专家普遍认为,《巴黎协定》虽未能自动实现目标,但确实改变了全球轨迹。2015年,世界预计升温约4摄氏度;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约3度。“我们比十年前更好,但远未达标,”前美国气候官员艾略特·迪林格(Elliot Diringer)说。

随着COP30在亚马孙雨林门户贝伦召开,各国面临关键考验:能否在美欧政治摇摆、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守住《巴黎协定》的合作框架?

“如果大会结束时能证明《巴黎协定》依然活着、仍在运转,”前气候谈判代表卡韦·吉兰普尔(Kaveh Guilanpour)说,“在今天,这本身就是一条重大新闻。”

(编辑:李十)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