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美博弈,中国加大了筹码
就在中美两国经贸关系有所缓和之际,北京突然决定加大筹码,再次以稀土为武器,主动对美方施加压力。法媒认为,这与离习近平与特朗普10月底可能会晤的时间点越来越近有关。
《回声报》的文章分析指出,中国为何主动出击?北京日前决定重启对稀土的限制,乍一看似乎自相矛盾。在春季关税升级数周后,中国成功将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至55%左右,险些发生世界两大经济体彻底脱钩的最糟糕的情况。
中国还获得了美国的其它保证,解除冻结中国赴美学生的签证,恢复美国飞机零部件的出口,而中国急需这些零部件来制造C919飞机,美国公司英伟达获准向北京供应部分超级计算机……从而展现为胜利者。
随后,中美在9月第四轮谈判中同意将贸易休战期延长至11月10日。在双边局势得到缓和的背景下,几个月前还难以想象的两国元首会晤,渴望于10月底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进行。这些成果如同纸牌屋一般在48小时内轰然倒塌。双方互相推卸责任。特朗普故作惊讶。在社交网络“真相社交”上写道,“我从没想过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北京方面则淡化了其稀土新限制措施的影响。官方称措施旨在防止中国稀土最终用于海外军事用途。新华社报道称,中国表示已通知相关国家,并认为其影响“非常有限”。中国也否认重启贸易战。北京方面表示,美国对入美中国货船征税,将15家新的中国公司列入美国商务部黑名单等等,中方对美方20天以来采取的最新“单边”措施作出回应。但实际上,北京的打击力度很大。中国对稀土的限制不仅针对另外五类金属,还针对所有与稀土开采和生产相关的设备,包括使用了中国技术的外国制造的设备。
法国外贸银行亚洲经济学家埃雷罗指出,这种境外影响力赋予中国“全球否决权”,可能会“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北京开采全球约60%的稀土矿石,并提炼近90%的稀土矿石。
特朗普立即威胁要对中国产品征收100%的关税,这可能会让中国回到起点。美国总统还提到要控制中国使用先进的美国软件,尤其是用于半导体制造的软件。
法媒指出,美国总统提到关税将于11月1日生效,也就在习特会晤后生效,似乎预见到了中国的意图,因为对稀土的新限制可能只不过是一种谈判的策略。北京的目标是在中美峰会时刻占据优势地位,让手中握有最好的牌。
法媒指出,中国可能不应该放弃这种施压方式。中国今春首次对稀土实施限制,迫使特朗普坐到了谈判桌前。北京对在第一次较量取得的“胜利”感到自豪,并誓言要还击。中国商务部重申,“中方就关税战的立场始终如一。我们不想打,但我们不怕打。”
鉴于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成功消化了特朗普的冲击,并在诸多技术领域获得了自主权,因而更有能力进行反击。甚至在特朗普二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将出口大幅转向南亚和欧洲。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亚洲经济学家维耶沃卡回忆道,“到2025年8月,美国仅吸收中国出口的10%,而贸易战前这一比例为15%。”
法媒最后写道,如果习特会如期举行,并且中国成功避免了新的关税,那么北京就赢了。但如果情况相反,中国将不得不为进一步的动荡做好准备。
九天编译
德媒:中美互征货船港务费,中国祭出稀土管制
近日,中美两国正式开始相互征收货船港务费。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再次就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作出说明。
德国媒体《时代》周刊报道称,自10月14日起,中美两国开始向对方远洋货船征收港务费用。由此,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较量扩张至航运领域。中方表示,征收港务费的目标为美国拥有、运营、建造或悬挂美国国旗的货运船只。中方明确指出,建造于中国的船舶将免于征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豁免政策同样适用于空船——只要它们驶入中国船厂进行维修。
据了解,相关费用将在单次航程的首个停靠港、或在1年内的前5次航行中征收,年度结算从4月17日开始。此外,中国方面还对与美国有关联的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Hanwha Ocean)旗下5家子公司采取类似措施。中国商务部表示,境内组织及个人禁止与相关公司开展贸易合作。
早在今年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计划对由中国拥有、在中国建造、或悬挂中国国旗的货船征收港务费,该措施亦于10月14日开始生效。借助这一手段,美国希望削弱中国在全球航运的主导地位,并支持美国造船业。同时,美国政府官员声称不支持联合国提出的减少航运排放计划,并以惩罚性关税等威胁支持国家。
对于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相关举措出自国家安全考量。同时,美国不能一边寻求对话,一边威胁挑衅。发言人强调,美国若想继续争斗,中国将奉陪到底;若想谈判协商,中国仍敞开大门。
德媒《慕尼黑信使报》报道称,作为锗的最大出口国,中国正大幅收紧其出口规模。德国《经济周刊》相关报道援引咨询公司Inverto原材料专家布林克曼(Justus Brinkmann)的介绍称,德国进口的锗有大约60%来自中国。2023年上半年,中国共出口锗28吨,而2024年全年仅为12.4吨。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降为5吨。其中,对德出口下降幅度高于平均水平。
位于法兰克福的原材料贸易商TRADIUM原材料事务高级经理赫尔(Christian Hel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锗出口国数量较少且稳定,美国等国家则被排除在外。该公司稀土事务高级经理吉泽(Jan Giese)指出,自中国2023年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以来,全球市场显现战略性缺口。2023年,一公斤锗的市场价格约为1500欧元,如今已上涨到4000欧元。
国际关系专家认为,新规具有战略性,赋予北京对全球关键原材料供应链更大的控制权。德国联邦政府正努力签订更多的原材料协议,以摆脱被动局面。
李帅编译
英媒: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引发欧美新一轮担忧
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宣布加强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的管控措施。BBC认为,新的限制措施可能对美国造成沉重打击。
中国几乎垄断了稀土的开采和提炼,国际能源署(IEA)估计,中国约占全球稀土产量的61%,加工量则高达92%。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3年期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依赖中国。BBC在四月的一篇报道中指出,美国虽拥有一座正在运营的稀土矿,但没有能力分离重稀土,必须将矿石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今年4月,北京首次出台稀土出口限制措施,以回应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此后,美国矿产短缺问题成为两国多轮贸易谈判的主题。《金融时报》报道,此次限制也加剧了美国和欧洲对其继续获取这些金属的担忧。
在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由于北京对重要矿产的控制以及美国的关税报复,高科技必需品价格将飙升。另一方面,《泰晤士报》援引英国前副首相拉布的观点称,美国总统宣布“大规模”关税后,关键矿产问题已对英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因为稀土问题不仅是经济安全问题,也是能源独立的必要条件,并且越来越成为国防问题。《每日电讯报》评论称:“一些糟糕的事情即将到来,每个人都知道它正在逼近,但确切的影响尚需时日才能显现。”
“你能感觉到一种变化,中国的竞争力已经不再依赖于政府补贴和低工资,而是依赖于大量疯狂创新的高技能、高学历的工程师。”英国能源供应商Octopus老板Greg Jackson说。
越来越多访问中国的西方高管回国后表示受到震撼。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谈到他最近的中国之行时说,“这是我见过的最令人谦卑的事情,”他对中国汽车所采用的技术创新感到惊讶,“如果我们输掉这场竞争,福特就没有未来了。”
西方的高管们看到中国工厂几乎无人值守,依靠高度自动化和机械化就能实现生产线高效运转。他们感到,中国竞争力依靠的是科技与创新。这与过去许多西方人与“世界工厂”联系起来的将廉价的“中国制造”形象相去甚远。数据还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部署量在十年内从18.9万台飙升至逾200万台,如今每1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567台机器人,英国仅为104台。去年中国新增机器人29.5万台,而英国仅2500台。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长,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中国制造的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占据了越来越大的销售份额。而中国开发和执行车型的时间大概是大多数欧洲汽车制造商的一半。这种差距正让英国制造业陷入焦虑。Bismarck Analysis公司的Whitton批评:英国政府过度投入投机性的绿色项目,却忽视了真正能提升生产率的设备更新。
罗锐编译
法媒:中美贸易战中国态度强硬
中美贸易战再起波澜,法媒表示关注,并认为美国总统日前软化了新一轮贸易攻势的语气,令中国领导人加强了信心。
《费加罗报》的报道写道,中国甚至没有时间颤抖,美国总统特朗普便缓和了语气。而此前不到48小时,他刚刚威胁要对中国发动新的关税攻势。他在“真相社交网络”上发帖说,“别为中国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似乎是为了在华尔街开盘前安抚紧张的市场。特朗普还写道,“备受尊敬的习近平主席只是有了一时的不快。他不希望他的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我也不希望。”
法媒分析,白宫威胁要在11月前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后,特朗普的措辞有所缓和,似乎是为了保持与习近平主席谈判的时机。本月底,双方可能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特朗普指责北京10月9日公布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后采取了“极其激进的立场”,并誓言美国希望“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中国”。
这一新的180度大转弯并未消除人们对两大巨头之间脆弱的、将于11月10日到期的关税休战协议未来前景的疑虑,反而增强了北京对抗特朗普的决心,也增强了红色战略家们日益坚定的信念,即他们能够赢得与“美国优先”捍卫者的贸易较量。
特朗普的最新言论增强了北京方面的信心。美国总统渴望不惜一切代价达成协议、哪怕是打折协议,保证到中期选举之前维持美国经济增长。因此在这场较量中,北京占据了上风。
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中美双方互相指责破坏双边谈判达成的休战成果。但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展现出强硬姿态,以牙还牙地回应美国的措施。从10月14日开始,北京对停靠在其港口的美国船只征收新税,这是对华盛顿于同日生效的贸易战的直接回应。
中共政权对华盛顿的最新威胁做出了坚决回应,指责其“双重标准”,并威胁要进行报复。商务部发言人12日警告,美国的“行动”正在“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并“破坏谈判氛围”。事件的起因是华盛顿对先进半导体元件出口实施新的限制,以及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征收新税。与此同时,北京转向拉丁美洲购买大豆,冷落了美国农民这批“让美国再次伟大”阵营宝贵的选民储备。
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中共中央总书记相信,中国经济加速向新兴市场和欧洲出口呈现多元化发展,并出台国内支持措施,将展现出比美国更强的韧性。尽管美国的关税措施,中国9月份出口仍增长8.3%,并将在2025年创下贸易利润纪录。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赵通表示,“面对美国,中国对于自己的经济实力越来越有信心,并不认为需要让步,但已准备达成协议以稳定两国关系。”
九天编译
英媒:中美博弈,高通遭反垄断调查
10月10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中国市监总局”)宣布,因美国科技公司高通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路透社援引中国市监总局10日发布的公告称,此次反垄断调查将重点关注高通在收购位于以色列的车联网技术企业Autotalks的过程中是否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事项。据路透社,今年6月,高通公司宣布已完成对Autotalks的收购,后者打造可用于预防交通事故的车联网通信芯片,高通并将“V2X”车联网技术纳入旗下骁龙数字底盘产品组合中。高通未披露交易规模及如何解决前期争议。此前,高通曾表示放弃对Autotalks的收购。
中国市监总局12日答记者问中对有关情况介绍称,2024年3月,中国市监总局通知高通公司要求其进行申报,未申报或者申报后获得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当月,高通公司致函中国市监总局表示放弃此项交易。今年6月,高通公司在未申报也未与中国市监总局作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完成对Autotalks的收购。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中国市监总局据此启动反垄断调查。
路透社报道表示,这是高通再度在华面临反垄断调查。2015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对高通公司垄断行为罚款60.88亿元人民币。2024财年,高通46%的营收来自总部设在中国的客户。
彭博社报道称,中美“贸易休战”将到期,双方正争取谈判筹码。上周,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等物项实施更加全面的出口管制,此举与4月针对特朗普所谓“解放日”关税计划所采取的反制措施相呼应。同时,中国继续避免采购美国大豆,强化对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普遍支持特朗普的农业州社区的经济压力。除高通外,中国市监总局9月还宣布对英伟达(Nvidia)2020年收购网络互联产品制造商迈络思(Mellanox)股权案实施进一步调查。10日的公告还令Alphawave IP集团在伦敦的股价下跌约6.5%。高通今年早些时候与其达成24亿美元收购协议,交易目前仍在推进中。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是高通最大市场之一,高通骁龙芯片及知识产权许可业务覆盖众多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高通公司11日回应称其正积极配合中国市监总局的有关调查,并致力于支持其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发展与增长。该表态正值中国商务部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新规次日。
《金融时报》称,9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还公布对部分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新出口管制。10日早些时候,《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已加强芯片进口管控力度,旨在推动国内科技产业摆脱对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等美国产品的依赖。分析师指出,中国此轮反制措施可能着眼于施压特朗普政府放松半导体出口管制,并为中国扩大对美投资创造条件。Gavekal Research分析师亚瑟·克罗伯(Arthur Kroeber)和莱拉·卡瓦贾(Laila Khawaja)在报告中指出:“通过以稀土管制对等反制美国半导体管制,中国正努力将贸易谈判聚焦在出口管制和投资流动方向上。”
姜景涵编译
(编辑: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