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扫描私信救孩子or打破加密开监控?欧盟“聊天控制”法案激辩升级

【欧洲时报10月13日李璟桐编译】欧盟一项旨在强制扫描私人消息以打击儿童性侵内容的欧盟法案,近期再度触礁。因德国执政联盟内部立场分裂,加上一名丹麦程序员发起的“百万邮件”抗议风暴,欧盟各国大使未能就法案达成任何共识,谈判预计至少延至12月。

综合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报道,2022年,欧盟委员会以“2021年全球报告8500万张儿童性侵图片”为由,提出打击儿童性侵材料法案(《CSAM条例》),要求WhatsApp、Signal等加密应用自动扫描用户图片,甚至文字与语音,以识别已知或未知的非法内容。此举被反对者称为“聊天监控”,认为将迫使平台“打破端到端加密”,打开大规模政府监控之门。

丹麦7月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后,立即抛出妥协文本:扫描仅限图片,排除文字和语音;法官或独立机构签发“检测令”后方可启动;对加密服务采用“客户端扫描”,即在上传前在用户设备内比对哈希值(Hash)。支持者称,这能在“不触碰加密”的前提下拦截非法图片;隐私团体则反驳,任何预上传检测都等同于在数字信件中先拆封检查,“加密”名存实亡。

欧盟内部迅速形成两大阵营:丹麦、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主张“儿童安全优先”,支持强制扫描;德国、波兰、奥地利及多家数据保护机构则担忧“监控国家”风险,要求扫描只能自愿且不得针对加密服务。即使在同一政府,内政部倾向支持,司法与数字化部门则高举公民自由旗帜。

德国的态度成为关键。社民党籍司法部长胡比希近日明确在社交平台写道:“德国不会同意大规模扫描。”而掌握最终话语权的内政部却保持沉默。联合执政的基民盟内部同样分裂:数字政策发言人布林克豪斯对草案“非常不满”,司法事务发言人克林斯却赞其“好且早该如此”。社民党议会党团则发布声明,要求“明确拒绝”法案,称其“严重侵犯保密通信基本权”。德国数据保护机构亦罕见联名敦促政府否决。

令布鲁塞尔走廊更喧嚣的,是丹麦30岁软件工程师约阿希姆用两天搭建的抗议网站“Fight Chat Control”。访客输入姓名和邮箱,即可一键向欧洲议会议员和各成员国代表处发送标题为“拒绝聊天监控”的模板邮件。自8月上线以来,网站访问量已接近250万,约阿希姆估计由此产生的抗议邮件达“数百万封”。波兰政府因邮件潮公开声明“反对大规模扫描”;丹麦本土联署突破5万人门槛,可进入议会辩论;爱尔兰议员也借机在国会提出质询。

科技巨头亦加入战局。Signal总裁公开宣称,若法案通过将“退出欧洲”;WhatsApp与马斯克旗下的X公司同步发声,指丹麦提案“为政府大规模监控铺路”。传统游说团体则抱怨,议员邮箱被抗议信塞爆,只能以自动回复应对,真正涉及儿童救助的声音反被淹没。

面对汹涌民意,丹麦司法部坚称新文本已“大幅收窄范围”,扫描只是“最后手段”,并强调“与所谓聊天监控毫无关系”。但欧盟外交官私下承认,部分成员国因公众压力“明显更犹豫”,原定14日卢森堡内政部长会的表决已悄然撤档。

至此,这场跨越加密、隐私与儿童保护的拉锯战仍无终局。欧盟各国还需至少再开一轮谈判,才能决定是否将“打破加密”写入法律。而无论结果如何,一名程序员一夜点燃的百万邮件,已让布鲁塞尔再次体会“数字民意”的重量。

(编辑:李十)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