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欧盟推出第19轮对俄制裁草案:多领域持续加码

【欧洲时报网】9月19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并提交第19轮对俄制裁措施草案,在能源、金融、技术等领域进一步加码限制,且首次将加密货币平台纳入制裁范围。然而,该草案需经欧盟27国一致同意方可生效,匈牙利等成员国的异议与俄罗斯的强硬反制及否定态度,使得制裁的落地前景与实际效果面临多重挑战。

拟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

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声明中详述了核心措施。在能源领域,草案提议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并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7.60美元。同时,对118艘俄罗斯“影子舰队”实施制裁,使欧盟制裁名单中的俄罗斯船只数量突破560艘,俄罗斯石油贸易公司和俄气石油公司也将面临全面交易禁令。

金融与制裁规避应对方面,草案扩大了对俄罗斯境内及第三国银行的交易禁令,并首次将加密平台纳入制裁范围,明确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以遏制规避制裁行为。此外,草案还提出对军用物资和技术实施新的直接出口限制,计划将45家俄罗斯及第三国公司列入制裁名单。

冯德莱恩还透露,欧盟正探讨一项新方案,拟以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基础为乌克兰国防建设提供资金,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按照欧盟程序,该草案需在未来几周内获得全部成员国批准后方能生效。

成员国异议与俄方提前反对

在草案提交前,欧盟内部已出现明显分歧。北京国际在线18日报道,欧盟成员国匈牙利明确提出异议,该国能源部官员奥妮科在欧盟环境理事会上重申,反对在缺乏可行替代方案的情况下提前停止进口俄罗斯化石燃料,认为仓促减购将危及匈牙利国家能源安全。奥妮科强调,匈牙利作为内陆国家,立场始终以能源安全为核心导向。

这一反对并非首次。此前欧盟6月提出2027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油气的立法提案时,匈牙利与斯洛伐克便明确反对,认为该计划威胁国家主权与能源安全,指出能源政策属国家主权范畴。

俄罗斯方面则提前表达强烈反对。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批评欧盟缩减俄罗斯能源进口的政策是“自残行为”,称其对欧盟成员国经济具有破坏性,盲目政策带来的惩罚不亚于俄方反制措施,并警告继续推进将导致更严重后果。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同日也表示,欧盟单边制裁非法且属“双刃剑”,既无法对俄施压,还会反伤制裁发起者,俄方将分析制裁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影响。

俄方否认制裁效果

目前,俄方对此次欧盟新一轮制裁暂未做出回应。此前,俄罗斯多次对此态度“默然”,对于制裁效果,俄方高层多次公开否认。

中新社报道,早在9月8日,针对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措施,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曾对媒体表示,过往对俄“空前数量的制裁毫无效果”,既无法迫使俄改变立场,也未达成施压目的,且制裁是乌政府与欧洲国家主导、拉拢美国实施的议程。俄外长拉夫罗夫同日也表示,西方预测的俄“经济崩溃”并未发生。

欧盟对俄制裁已形成常态化机制

从历史进程看,欧盟对俄制裁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据公开信息,5月20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第17轮对俄制裁,7月18日欧盟成员国又批准了第18轮制裁方案。此次第19轮草案的推进,体现了欧盟对俄施压的延续性,彭博社9月8日曾披露,欧盟在草案酝酿阶段便希望与美国协调部分措施,以强化制裁协同效应。

但草案生效仍面临刚性程序门槛。根据欧盟规则,制裁措施须经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匈牙利等国的能源安全诉求可能成为关键阻碍。2022年以来,欧盟多次因成员国对俄能源依赖度差异导致制裁方案难产或妥协。

(编辑:筱圈)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