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媒:中美再启关税谈判或为秋季“习特会”铺路
欧媒本周报道,美国与中国代表团近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关税谈判,双方讨论了延长现行“关税暂停”措施的问题。
此次会谈气氛出人意料地良好,或为今秋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的会晤做好铺垫。
奥媒:中美再启关税谈判或为秋季“习特会”铺路
奥地利《信使报》报道,自本周一开始,美国与中国代表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关税谈判,双方讨论了延长现行“关税暂停”措施的问题。此次会谈气氛出人意料地良好,或为今秋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的会晤做好铺垫。
这是三个月内中美双方在欧洲举行的第三次面对面谈判。继5月在日内瓦、6月在伦敦之后,斯德哥尔摩成为又一中美经贸对话的新舞台。此次会谈由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共同主持。
今年5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引发双方一系列反制措施,中美之间的关税一度飙升至125%以上。随后,双方于6月初达成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协议”。虽然该协议名为“暂停”,但美国实际上仍对中国产品征收10%的关税。
这项协议原定于8月12日到期。此次斯德哥尔摩会议达成初步共识,有望将“暂停”期再延长90天。在特朗普设定的对全球多数国家的关税谈判截止日期——即本周五——即将到来之际,中美提前就延长机制进行磋商,显示双方希望在当前紧张的全球贸易背景下保持双边关系的稳定。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本轮谈判不仅涉及具体的关税议题,更被视为为特朗普与习近平可能于10月举行的峰会做准备的一次实质性会谈。
在此前达成的协议中,双方互释善意:中方大幅放宽对稀土金属出口美国的限制;美方则批准包括全球市值最高企业英伟达(Nvidia)在内的部分半导体企业恢复对华出口芯片。作为回报,中国于6月加强了对两种用于制造芬太尼化学品的出口管控。2024年,美国因芬太尼滥用致死人数接近9万人,该问题已成为特朗普政府重点打击的公共安全议题。对此,特朗普曾公开表示:“中国帮了我们的大忙。”
尽管整体氛围积极,但双方在一个关键议题上依然存在重大分歧——中国持续大量进口遭美方制裁的俄罗斯与伊朗石油。
特朗普近日警告,若中方不予改变,美方将考虑对相关中资企业与银行实施“次级制裁”。对此,中国方面态度强硬。《环球时报》英文版评论称:“这是破坏我们伙伴国家经济的行为。中国绝不能被用作美国遏制战略的工具。”
奥地利经济研究所(Wifo)一位专家指出:“这场关税冲突本质上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实质性好处,只会提高全球供应链的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他认为,当前的缓和虽属积极信号,但本质性问题仍未解决。而随着秋季临近,各方正关注特朗普与习近平是否将在10月会晤,以及是否能就更长期、结构性的贸易安排达成一致。此次斯德哥尔摩会议虽然未能一举化解全部争议,但无疑为重启高层对话打开了大门。
广顺仁编译
德媒:美方做出姿态解禁对华芯片出口
继日本、欧盟等经济体相继与美国达成贸易关税协议后,外界纷纷关注中美关系是否也将迎来转折。7月28日,中美代表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新一轮贸易谈判,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分别率团出席。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在此次会谈中达成一定的共识,将现有谈判期延长三个月,期间互不加征新的关税,也避免通过其他方式升级贸易冲突。德国媒体就近期中美经贸动向进行了观察,相关报道编译如下:
在美中间敏感的贸易谈判进行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暂时冻结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据《金融时报》报道,此举旨在避免破坏当前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谈判进程,同时也为特朗普计划于今年秋季与中国领导人的会面铺路。然而,这一决定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不小争议——安全专家批评特朗普为达成潜在交易而牺牲国家战略利益。
本周一(28日),美中两国高级经济代表在斯德哥尔摩展开了第三轮面对面磋商,此前双方已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过会谈。当前谈判的核心在于延长为期90天的贸易“停火期”。如果谈判破裂,美国最快将在8月中旬对中国产品加征高达三位数的新一轮惩罚性关税,全球供应链将因此面临重大冲击。
报道指出,本轮谈判承受着巨大压力。中方要求美国撤销高达55%的多层级关税,并放宽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而美方则要求中方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履行2020年所承诺的大规模采购美国农产品的协议。
为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并为其秋季访华之行铺平道路,特朗普据称决定暂停新增出口限制措施。
《金融时报》指出,这一决定包括暂缓对英伟达(Nvidia)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人工智能芯片H20的出口控制。
让步引发了安全专家与前政府官员的强烈抗议。面对质疑,英伟达坚称H20芯片仅用于民用领域,是“负责任出口计划”的组成部分,有助于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但批评人士指出,该芯片拥有极高的内存带宽,是推动中国人工智能能力发展的关键引擎。
目前,中美博弈早已超越关税争端,实质是围绕全球主导权和技术自主权的斗争。特朗普试图在这场博弈中两头下注:以经济让步换取政治舞台。
然而,这场豪赌能否成功仍属未知。如果双方无法在8月12日前达成稳定协议,局势可能再次急剧升级。届时,即便成功举行特朗普与习近平的峰会,也难以扭转局面,新一轮贸易冲突可能再次重创全球经济。
蒋晓萌编译
德媒:中国下调“豪车税”起征门槛或影响德国车企
随着中国财政部正式下调奢侈品汽车税的起征门槛,并将高端电动车首次纳入征税范围,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在华市场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不确定性。长久以来被认为在华“占尽优势”的德系高端车企,如今不得不重新评估其战略布局。这项变革也引来包括梅赛德斯、宝马、保时捷和奥迪在内多家德系车企的密切关注。德国新闻门户网站T-online称,变革或将进一步加剧中高端市场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在国产高端电动车崛起的当下,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根据中国财政部发布的新规,豪华车的消费税起征门槛从此前的130万元人民币(约15.4万欧元)下调至90万元人民币(约10.7万欧元),并首次覆盖电动车品类。规定自7月27日起正式生效,仅适用于新车,二手车不在征税范围之内。
新规发布意味着,一些售价原本恰好避开税率门槛的高端电动车,如今也必须承担奢侈税成本。这将对以中高端电动车为主力的新兴市场构成直接影响,同时也波及那些依赖大排量燃油车型维持品牌定位的传统德系车企。
尽管德国车企普遍对政策保持克制回应,但潜在市场压力明显。
宝马方面表示,新政对整体业务的冲击“有限”,一位发言人称,有能力购买该级别车型的消费者,通常不会因为价格轻微上涨而放弃购买。奥迪方面也表示,此次调整仅影响在华销售的部分高端车型,公司将“继续关注市场变化并灵活调整策略”。
相比之下,保时捷表现得更为谨慎。其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研究新规对业务的具体影响,并将与经销商伙伴合作,寻找保障客户权益的可行方案。而梅赛德斯-奔驰则未对媒体询问作出公开回应。
保时捷方面的发言人则表示,公司正在评估该政策的具体细节及其可能带来的业务影响,并与经销商伙伴一道寻找解决方案,以保障相关客户的权益。梅赛德斯-奔驰则未对询问作出回应。
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德国豪华品牌将是这项政策调整的第一批“体验者”。汽车行业专家杜登霍夫指出:“该政策影响的主体为配备大排量燃油发动机的车型,而这恰恰是德系品牌当前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所在。”他强调:“所有车企都会受到冲击,只是程度不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对此次调整表达了支持态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一篇公开文章中指出,豪华车在中国整体汽车市场中所占比例仅为千分之一,而近年进口汽车的总量已显著下滑。他强调,此次税收政策“有助于完善市场秩序与税负公平”。
蒋晓萌编译
西媒:中国首个“永动”人形机器人问世
由中国优必选科技(UBTECH)研发的Walker S2机器人,具备自主更换电池功能,可实现全天候无间断运行,无需人工干预。
这项技术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智能制造的领先水平,也为未来机器人在工业与服务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全新可能。
《机密报》报道,中国企业优必选科技(UBTECH)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进入可全天候运行的新阶段。
该机器人因具备“24/7无人干预”自主工作能力,成为全球首个“永动”人形机器人,堪称智能机器人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Walker S2的最大亮点在于其自我能源管理能力:当电量不足时,机器人可自主判断并移动至专用电池更换站,使用自身的机械手臂精准地卸下已耗尽的电池,并安装新的满电电池,同时将旧电池置入充电模块中完成自动充电。整个过程无需任何人工操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运行。
据官方介绍,Walker S2搭载48伏锂电池双模块系统,支持连续行走2小时或静态站立4小时。在能量耗尽后,机器人可立即执行电池更换流程,并在90分钟内完成旧电池的充电循环,从而实现接近“永续”的运作能力。
在结构设计方面,Walker S2身高162厘米,体重43公斤,拥有20个自由度关节,具备高度灵活的移动能力与任务执行能力。其外形接近成人比例,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潜力,适用于工业场景、客户服务、公共接待等多元应用空间。
此外,Walker S2支持Wi-Fi和蓝牙连接,可无缝接入智慧工厂、智能楼宇等远程管理系统,实现智能调度。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可根据电量情况与任务优先级,自主决策是否暂停当前工作进行电池更换,以确保工作效率与能源使用的最优平衡。
黄骞仪编译
意媒:华伦天奴“示爱”中国市场
中国无疑是意大利时尚的重要市场,而美国的关税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整体环境正对意大利出口造成压力。
意大利Amica网报道,随着中国情人节的临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七夕节的临近,意大利知名时尚品牌华伦天奴(Valentino)为8月29日的“七夕情人节”推出了一场浪漫的宣传活动。活动的主角包括中国演员任敏、模特赵子霄以及该品牌的两款包袋Nellcôte和Viva Superstar。
这场宣传活动由华伦天奴品牌新任创意总监亚历山德罗•米歇尔(Alessandro Michele)策划,摄影师朱莉•格雷夫(Julie Greve)掌镜。镜头聚焦于一座繁花盛开的花园,两位主角像是在慵懒的夏末午后展开一场初次约会,又或许是秘密邂逅,抑或一场浪漫逃离的旅程。宣传照洋溢着米歇尔标志性的优雅嬉皮的气质,这种风格也体现在模特的服装和配饰上,它们均来自2025秋季系列。
不过,真正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或许是意大利时尚与中国市场之间的深厚情缘,后者在意大利时尚出口中正扮演着关键角色。
文章指出,这场为中国情人节量身打造的宣传活动,远不止是一种营销策略。近年来,时尚界越来越频繁地将目光投向东方,而中国正是那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这从各大奢侈品牌频繁推出中国新年限定系列便可见一斑。这一转变始于疫情之后,如今已愈发巩固。中国是意大利时尚在欧洲地区以外的第二大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Istat)2024年初的数据,意大利部分时尚类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近25%。报告同时指出,皮革制品(年增长25%)、针织服装、配饰以及鞋类的需求持续增长。
拥有高消费能力的中国消费者对意大利奢侈品的兴趣日益浓厚,同时将之视为品质与耐用的保障。然而,持续的关税战却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
报道称,美国一直是意大利时尚出口一个稳定且成熟的市场。然而,除非美国与欧盟之间能够真正协商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避免采取报复性措施,否则美国施加的关税将使意大利经济的这一关键产业面临严峻考验。关税的影响将波及整个生产链,使原材料成本上涨。
在当前这种不确定局势下,全球市场(不仅仅是美国市场)预计出现萎缩,奢侈品销售将下滑,进而对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造成沉重打击。2025年前两个月,意大利对中国的时尚类出口下降了24.1%,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市场同样面临严峻形势。
因此,意大利、欧盟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市场建立信任关系至关重要。回到华伦天奴的主题,“跟随内心”看来已不再足够:意大利时尚行业必须系紧安全带,寻找应对冲击的有效方法。
戴胜编译
(编辑: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