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特朗普的援乌计划再度令欧洲分裂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政府公布了最新的援助乌克兰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欧洲国家先从美国购买前方急需的武器弹药,再将它们转让给乌克兰。然而,这个被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北约秘书长吕特认可的计划还未开始实施,就在欧洲内部引发了分裂。

北京《中国青年报》援引“政治”新闻网美国版、英国《每日电讯报》、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等报道,第一个对美国援乌计划说“不”的欧洲国家是法国。几位法国官员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欧洲国家购买在本地生产的武器装备以加强国防工业,因此拒绝加入美国的计划。

随后,来自意大利媒体的消息显示,该国政府同样排除了直接购买美制武器的可能性,理由是“财政限制和技术兼容性”。意大利国防部消息人士称,这一决定不应被视为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而是在探索其他方式;意大利依然可以为武器运输提供帮助。

还有一些国家尚未决定是否加入美国倡导的新机制。捷克外长扬·利帕夫斯基表示:“我们已经参与了如此多的机制,目前没有讨论新的渠道……现在还为时过早。”目前,捷克管理着一个由12个国家组成的联盟,共同为乌克兰购买弹药提供帮助。去年,该联盟向乌克兰军队提供了约150万发弹药,准备在2025年继续推动交付。

另一方面,来自北约的消息称,至少8个北约成员国有兴趣扮演援乌物资的“二传手”,它们是:德国、英国、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加拿大与荷兰。上台不久的德国默茨政府表现得尤为积极,主动提议为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北约上个月要求成员国将军费提升至GDP的3.5%,增加对乌援助资金有助于各国达到这一目标。

不过,即便是在支持“曲线援乌”方案的国家,也有不少人认为,美国单方面要求欧洲出钱出力是不恰当的。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报道,作为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卡拉斯于当地时间7月16日表示,希望欧洲和美国“分担”支援乌克兰的成本。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也暗示美国不应坐收渔利:“我们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资金……如果想要这场冲突停止,我非常希望看到所有的合作伙伴都作出实质性贡献。”

德媒援引德国基尔研究所的数据称,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是乌克兰最大的单一援助国,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同一时期的相关支出与美方大致相当。如果考虑到收容和援助乌克兰难民的成本,欧盟的支出实际上超过美国。

英国路透社的相关报道提到,特朗普和吕特公布的只是一个“框架”,而不是可以立刻落地的执行方案。乌克兰最终获得的援助规模取决于欧美内部的磋商,关键问题是“谁来援助,何时援助”。正如一位北欧国家的外交官所言:“细节决定成败。”下周,北约将在召集所有装备“爱国者”系统的国家开会。美国前驻北约代表库尔特·沃尔克认为,乌克兰最终有望获得12至13套“爱国者”,但可能需要1年才能全部交货。

此外,特朗普一如既往地将恢复对乌军援归功于自身,但他的一些言论在美国和欧洲引发了困惑。例如,他宣称,某个国家拥有17套“爱国者”系统,但公开资料显示,除了美国,没有任何北约国家有如此多的数量。一些人怀疑,特朗普口中的“17套”指的并不是包括发射车、雷达和辅助设备在内的完整系统,更像是系统中的某些组件。

(编辑:夏莹)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