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极端天气将重伤经济 研究称到2030年欧洲或因此损失4.7%GDP

【欧洲时报7月10日夏莹编译】2026年对欧洲来说将是灾难性的一年,一系列热浪、干旱和火灾接连不断。世界各国央行描述的灾难性情景并非环境后果,而是经济影响。欧洲央行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强调,到2030年,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损失4.7个百分点,气候变化的影响堪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

法国《世界报》报道,这种灾难情景的后果主要是物质方面的。热浪使某些部门无法工作,导致生产率急剧下降;发电站难以降温,导致生产减少。洪水和风暴会摧毁或破坏整个社区,冲走桥梁和房屋......农业将遭受重创。企业将受到严重冲击而破产,进而影响金融系统。

这不是预测,该文的两位作者——德国央行第一副行长萨宾·莫德雷尔(Sabine Mauderer)和欧洲央行经济学家利维奥·斯特拉卡(Livio Stracca)看来,这是一次“压力测试”。正如大型银行定期接受重大衰退情景测试以衡量其韧性一样,这次测试的目的是了解欧洲经济对气候变化极端影响的韧性。他们的结论是:这些危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件,而是短期风险:“气候风险是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

近十年来,各国央行一直在关注气候风险。2017年,其中一些央行和监管机构成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目前已有144个成员,美联储今年1月退出。他们一直关注从现在到2050年(即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日期)之间气候转型对经济的影响,但这些提前20多年的预测几乎没有用处。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工作时间跨度很少超过五年。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NGFS于5月7日发布了一系列2030年的预测。9日的文章就重点介绍了针对欧洲的预测结果。放眼世界,非洲的损失将更大,GDP将损失高达12个百分点,拉丁美洲的损失将超过7个百分点。如果气候冲击发生在原材料丰富的地区,对欧洲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达到GDP的1.8个百分点。

当然,遵守《巴黎协定》并启动气候转型也是有代价的。根据作者的研究,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将损失0.5个百分点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30年,相当于全球GDP损失0.5个百分点。

(编辑:莹莹)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