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5月22日李非编译】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和野生动物的减少正在加剧欧盟的“巧克力危机”,而可可是六种主要来自易受环境威胁国家的关键商品之一。
英国《卫报》报道,根据英国咨询公司Foresight Transitions的数据,2023年欧盟进口的可可、咖啡、大豆、大米、小麦和玉米中,有超过2/3来自那些对气候变化准备不足的国家。
分析发现,在可可、小麦和玉米这三种商品中,有2/3的进口商品来自那些生物多样性被认为不完整的国家。
研究人员表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害因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而变得更糟,也使得农场的恢复能力下降。
“这些不仅仅是抽象的威胁,”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卡米拉·希斯洛普说,“它们已经对企业和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消费者的食品供应和价格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研究人员将欧盟统计局的贸易数据与两个环境安全排名(圣母大学全球适应指数的气候适应程度排名以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完整性排名)相结合,以评估欧盟食品系统中三种主要食品和三种关键农产品的受影响程度。
他们发现,大部分进口产品来自气候气候适应能力等级为“中低”、生物多样性等级为“中低”或“中等”的国家。
一些进口食品尤其如此。报告发现,欧盟90%的玉米进口自气候适应程度“中低”的国家,67%进口自生物多样性完整性“中等”或“较低”的国家。
报告还发现,作为巧克力行业关键原料的可可,欧洲并不自己种植。而可可的进口风险在气候适应程度方面为96.5%,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进口风险为77%。
由于极端天气的部分影响,糖的价格上涨,可可供应短缺,巧克力业已陷入困境。大部分可可来自西非国家,这些国家面临着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双重风险。
这份由欧洲气候基金会委托撰写的报告认为,大型巧克力制造商应该在可可种植国投资于气候适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者写道:“这不是一种利他主义或可持续金融行为,而是对供应链而言至关重要的去风险实践。”
牛津大学环境研究员保罗·贝伦斯指出,政策制定者喜欢认为欧盟的粮食是安全的,“但这份报告显示,欧盟在一些重要的食品供应链上很容易受到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影响”。
报告发现,咖啡、大米和大豆的总体风险较低,但也值得注意,比如2023年将为欧盟提供10%咖啡的乌干达的气候适应程度“较低”,生物多样性完好程度处于“中低”水平。
乌干达全国咖啡农业企业和农场企业联盟的创始人约瑟夫·恩坎杜呼吁更多地利用国际气候融资,以帮助农民提高面对日益恶化天气时的抗灾能力。
牛津大学食品研究员马尔科·斯普林曼则表示,约1/3的谷物和基本上所有进口大豆都被用来喂养动物,欧洲的食品系统需要转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饮食,以抵御气候冲击。
(编辑: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