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5月13日李璟桐编译】欧盟普通法院14日将对一起备受关注的“辉瑞门”案件作出裁决,核心争议是欧盟委员会拒绝公开其主席冯德莱恩与辉瑞CEO阿尔伯特·布尔拉(Albert Bourla)的秘密短信是否违反透明度规则。这一裁决不仅关乎欧盟高层官员的闭门决策规范,更将对冯德莱恩的第二个五年任期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报道,2021年,欧盟与全球知名生物制药公司辉瑞达成价值数十亿欧元的新冠疫苗采购协议,涉及最多18亿剂疫苗,是欧盟规模最大的疫苗合同。2022年,《纽约时报》申请公开冯德莱恩与布尔拉的短信交流记录遭拒,遂提起诉讼。案件的关键在于:官方短信是否应被视为正式文件并纳入透明度公开范畴。
欧委会主张短信不属于需公开的文件,但民间组织和观察人士认为,只要涉及政策制定,任何形式的官方沟通都应接受监督。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负责政治诚信的欧盟政策官员莎丽·欣兹(Shari Hinds)指出:“在影响公众健康的关键决策中,保密绝不可取,此次裁决可能成为欧盟透明度的转折点。”
作为亲手签署该疫苗合同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面临双重挑战:她不仅需要维护机构的法律执行权威,还要应对任内积累的批评声浪。2024年12月开始的第二个任期内,她因权力集中化和放松绿色承诺而遭诟病,此次若法院判定委员会违规,将为其反对者提供有力的政治武器。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冯德莱恩上任时曾公开承诺捍卫“透明度、效率和廉洁”标准,如今却因拒绝公开短信陷入信任危机。欧洲前监察专员艾米丽·奥赖利(Emily O’Reilly)直言,冯德莱恩任内欧盟透明度“不进反退”,甚至批评她“为政治目的刻意隐瞒信息”,并指出其在案件听证会中缺席是“关键人物的缺位”。
事实上,欧盟普通法院此前已就疫苗合同删改部分内容的做法作出不利于欧委会的裁决——欧委会曾以保护商业机密和隐私为由,在公开合同时对大量关键条款(如价格、采购细节)进行涂黑或删除,而法院认为其过度删改违反了透明度原则。
此次裁决的意义超越个案本身,可能重塑欧盟官员与企业沟通的规则——若短信被认定为应公开文件,将倒逼高层通讯纳入监管框架。同时,欧洲公共检察官办公室(EPPO)正在调查欧委会在疫苗采购中的行为,2025年3月已约谈相关官员,尽管调查细节尚未公开,但无疑加剧了冯德莱恩的执政压力。
面对舆论压力,欧委会12日回应称,疫苗合同谈判由欧盟27国授权的7国代表团队主导,各国自愿参与并无强制签署。但这一说法未能缓解外界对“秘密沟通”的担忧。
(编辑:李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