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3月20日李非编译】3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幸福日,当日,2025《世界幸福报告》出炉。报告显示,芬兰连续第八年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此外,大多数地区的慈善志愿活动变得更加频繁。
英国《卫报》报道,该报告的年度幸福指数排名由北欧国家领跑,芬兰连续第八年在147个国家中排名第一,而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分别排名第六和第十,首次进入前十名。
美国则跌至有史以来最低位,即第24位,紧随排名第23位的英国,这也是英国自2017年报告以来的最低排名。
而瑞士、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被挤出了前十名,今年的排名标志着第一次“没有一个大型工业大国进入前20名”。
报告表示,总的来说,西方工业国家现在的幸福程度不如2005年至2010年期间的水平。同时,欧洲和美国的幸福感和社会信任度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治两极分化和反体制投票的上升。
此外,《世界幸福报告》发现,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世界经历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慈善增长”,人们的慈善行为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10%以上。
报告称,到2024年,在所有世代和几乎所有地区,捐赠和志愿服务等行为都比2017年至2019年更频繁,尽管对比2023年有所下降。
与疫情前相比,帮助陌生人的行为平均增长了18%。加拿大社会心理学教授、报告编辑之一拉拉·阿克宁表示,帮助陌生人的行为在2020年急剧增加,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持续。她说,未来几年的数据将有助于揭示慈善的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
报告称,研究人员“对2020年首次出现的(慈善行为)增长的持久性感到震惊”,它意味着,即使在2024年,即新冠疫情暴发四年后,慈善行为仍高出10%。
《世界幸福报告》是140多个国家的年度幸福晴雨表,由牛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盖洛普分析公司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联合发布。
今年的版本还强调了人们对他人的善意过于悲观的倾向。一项针对40个国家的研究发现,钱包失而复得的概率是人们预期的两倍,而且如果钱包里有钱,被归还的可能性更大。
报告还发现,在全球所有地区,和他人共餐与积极的幸福感密切相关,那些和他人共餐的人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水平都要高得多。
但独自用餐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自2003年以来,美国独自用餐的人数增加了53%,这也是美国幸福感排名下降的原因之一。
牛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幸福报告》的编辑尚-依曼纽·戴奈维说:“今年的报告促使我们超越健康和财富等传统决定因素。事实证明,分享食物和信任他人比想象中更能预测幸福。在这个社会孤立和政治两极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找到让人们重新坐到谈判桌前的方法——这样做对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福祉都至关重要。”
(编辑: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