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意大利
中国外长王毅访意:意媒关注罗马的“平衡术”

【欧洲时报舒廖编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5日宣布,应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0月7日至12日访问意大利并召开中意政府委员会第12次联席会议、赴瑞士举行中瑞第四轮外长级战略对话。

中国外长王毅将访问意大利和瑞士

意大利Formiche网报道,本周,意大利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议程迎来新进展。王毅将于10月7日至12日访问意大利和瑞士。

8日(星期三),王毅将在罗马的马达马别墅与塔亚尼共同主持中意政府委员会第12次联席会议。随后,王毅还将在总统府奎里纳莱宫会晤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

一年前,马塔雷拉和总理梅洛尼曾访问北京,中意双方签署了一份为期3年的行动计划以及多项合作备忘录,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注入了新的动力。

根据意大利方面消息,本周的会谈旨在强化两国在经济、创新、基础设施和文化等战略领域的对话,在认可中国政治分量的同时,确保意大利在推进对华关系的过程中,继续与欧美的“去风险化”路线保持协调。

罗马的“平衡术”:对话与谨慎并行

文章称,近几个月来,意大利政府在处理中意关系时持续释放“平衡信号”:一方面保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意愿;另一方面则不断强化经济与技术安全防线。尽管意大利支持了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等举措,但同时也尽力展现务实姿态,强调选择性合作而非正面冲突。

这种策略正体现了梅洛尼的外交理念:保持开放,但不放松警惕;在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坚守国家安全、产业主权,乃至政治主权的底线。

该战略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意大利政府不久前颁布的一项法令,引入所谓的“跨大西洋采购”(Buy Transatlantic)制度,适用于关乎信息通信技术和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的公共招标。根据规定,凡采用意大利、欧盟、北约成员国或有合作协议的第三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瑞士)技术的企业,将在评审中获得优先分数。

文章指出,该措施旨在应对公共机构使用中国技术存在的风险,并表明意大利在美国的“采购美国产品”战略和欧洲的“采购欧洲产品”战略之间寻找平衡定位。

另一项重新定义对华关系的措施,是意大利政府近期出台的另一项法令:将中国制造的太阳能板及其组件排除在新一轮可再生能源补贴之外。意大利因此成为欧盟首个采取此类标准的成员国,将能源安全直接纳入地缘政治韧性框架。

不断调整的外交平衡

文章称,王毅此行正值意中关系的结构性调整期。意大利并未关闭对话之门,而是在重新界定合作的边界:经济合作仍将继续,但需在安全、与西方体系互通以及维护技术主权的框架下展开。

正是在这种开放与谨慎并存的平衡中,意大利对华关系的新姿态得以形成。这是一场经济外交的实验,折射出一个日益碎片化的全球秩序所带来的挑战。

文章最后写道,意大利与欧盟及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去风险化”策略上的一致性十分明显。其核心在于对国际关系格局的认知,例如美国虽与中国激烈竞争,但也在寻求可能的共识。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面对被欧盟定义为“伙伴、竞争者及制度性对手”的中国时,保持全球层面的沟通与对话依然至关重要。

欧洲时报意大利版微信公众号:oushitalia

(编辑:白野)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