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意大利
七大区决战秋季!意总理守住关键一役

【欧洲时报舒廖编译】今年秋季,意大利迎来七个大区的地方选举,涉及瓦莱达奥斯塔、马尔凯、卡拉布里亚、托斯卡纳、坎帕尼亚、威尼托和普利亚。与此同时,最新民调数据显示,全意政局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意大利兄弟党的支持率继续稳居30%以上,民主党与五星运动党小幅上升,而其他政党则依旧徘徊在低位。

意大利七个大区今秋举行地方选举

综合意大利Fanpage网、今日网、Ilpost网报道,在9月29日结束的马尔凯大区地方选举中,即将完成首个任期的大区主席、意大利兄弟党成员弗朗切斯科·阿夸罗利(Francesco Acquaroli)以中右翼候选人身份获得52.5%的选票,成功连任。民主党籍的中左翼候选人马特奥·里奇(Matteo Ricci)则以44.39%的得票率落败。

最终结果显示,意大利兄弟党在该大区以27.4%的支持率位居第一(2020年为18%),民主党以22.5%排名第二(2020年为25%)。

与此同时,意大利西北部的自治大区瓦莱达奥斯塔大区也完成地方选举。当地的自治主义政党瓦尔多坦联盟(Union Valdotaine)以31.97%的得票率获胜,并且较2020年的15.80%实现了翻倍增长。中右翼联盟在当地获得29.42%的选票。

接下来,意大利还将迎来五个大区的地方选举:

·卡拉布里亚大区将在10月5日至6日举行投票;

·托斯卡纳大区将于10月12日至13日投票;

·坎帕尼亚、威尼托、普利亚的选举则安排在11月23日至24日。

意总理梅洛尼守住关键“主场”

在今秋举行的七场地方选举中,胜负难料的马尔凯大区无疑是最具全意政治影响力的一场。

原因在于,其余大区的结果几乎已成定局:中左翼在托斯卡纳、普利亚、坎帕尼亚胜券在握,而中右翼则在威尼托和卡拉布里亚占据优势。

至于瓦莱达奥斯塔,其选举议题主要聚焦在自治事务,因此并不被视为全意政治格局的风向标。

马尔凯则是少数几个由意大利兄弟党领导的地区之一。若在“主场”失利,还将意味着在梅洛尼执政的三年间,继撒丁岛和翁布里亚之后,又一个大区从右翼转向中左翼。因此,马尔凯的胜负对梅洛尼意义非凡。

此次成功守住马尔凯,不仅稳固了执政联盟的力量,也映射出当下意大利国内政治版图的走向。

执政党加速领跑

意大利民调机构SWG的最新数据确认了意大利主要政党的稳定态势:梅洛尼领导的意大利兄弟党进一步巩固第一大党地位,支持率超过30%,领先优势继续扩大。

施莱因执掌的民主党微增至约22%,保持第二;孔特的五星运动党则稳定在13%以上,继续温和增长。

相比之下,其他政党几乎没有起色:萨尔维尼的联盟党维持在9%,塔亚尼领导的意大利力量党停留在8%;绿党与左翼联盟小幅下滑至6.5%,而中间派与自由派力量则难以突破3%的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未决定投票意向或倾向弃权的比例依然居高不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2%,意味着每三名选民中就有一人不认同现有的任何政治选项。这一数字凸显出民众对政治的疏离与不信任,持续成为压在意大利政治体系上的沉重负担,也反映出在大党竞争之外,仍有大批公民处于冷漠、失望或缺乏代表的状态。

整体而言,意大利政坛依然在“三个速度”上前行:意大利总理率领的执政党加速领跑,主要反对党努力追赶,而其他政治力量则难以跟上节奏。

欧洲时报意大利版微信公众号:oushitalia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