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舒廖、莎莎编译报道】截至7月29日,西尼罗病毒今年已在意大利造成7人死亡。拉齐奥大区和坎帕尼亚大区处于特别监控之中,当地城市与沿海地区已全面加强消毒和公共卫生监测措施。
意大利西尼罗病毒感染人数激增,已有7人死亡
综合安莎社、意大利《共和国报》消息,今年夏季,意大利西尼罗病毒感染病例显著上升,目前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50例,死亡人数增至7人。疫情主要集中在拉齐奥和坎帕尼亚两个大区,成为防控重点区域。拉齐奥大区确诊病例增至44例,其中41例出现在拉蒂纳省。
截至29日,意大利官方确认的西尼罗病毒相关死亡病例已增至7例,其中拉齐奥大区3例、坎帕尼亚大区3例、皮埃蒙特大区1例——
-3月30日:皮埃蒙特大区诺瓦拉省韦斯波拉泰镇,一名75岁男子在医院去世;
-7月20日:拉齐奥大区拉蒂纳省丰迪镇,一名82岁女子在医院去世;
-7月25日:坎帕尼亚大区那不勒斯省波米利亚诺-达尔科市,一名74岁男子在医院去世;
-7月28日:坎帕尼亚大区卡塞尔塔省马达洛尼镇,一名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80岁男子在医院去世;
-7月28日:拉齐奥大区一名居住在弗罗西诺内省的77岁男子在罗马Spallanzani医院去世,近期他曾前往坎帕尼亚大区的Baia Domizia海滨度假;
-7月28日:坎帕尼亚大区卡塞塔省特伦托拉杜森塔镇(Trentola Ducenta)的一名68岁男子在阿韦尔萨市医院去世;
-7月29日:拉齐奥大区拉蒂纳市,一名86岁男子在当地医院去世。
上述病例反映出,西尼罗病毒在老年群体和免疫力较弱人群中更可能引发重症,需高度警惕。
皮埃蒙特大区诺瓦拉省报告的首例病例曾引发关注,因为该病例发生在病毒传播季节之外。尽管如此,实验室分析最终确认患者感染了西尼罗病毒。专家推测,这起感染可能由一只在隐蔽环境中越冬存活的蚊子所致。
大部分西尼罗病毒感染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约20%的患者可能出现轻度不适,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皮疹或淋巴结肿大。儿童多表现为低热,青壮年则可能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等。
对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高烧、震颤、神经系统障碍、癫痫、瘫痪甚至昏迷。据估计,每150名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就会有一名发展为严重疾病。
如出现38.5℃以上高热,并伴有关节疼痛、剧烈头痛、意识混乱或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疫情分布正向中南部蔓延?
米兰圣拉斐尔医院医学教授贾尼·雷扎(Gianni Rezza)指出,西尼罗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是每年从撒哈拉以南非洲迁徙到欧洲的候鸟。这些鸟类将病毒重新引入欧洲,因此近年来中欧国家也曾出现疫情。此外,一些定居鸟类如乌鸦、渡鸦和海鸥也可能被感染,并通过被叮咬的蚊子将病毒进一步扩散。
雷扎表示,西尼罗病毒的传播动态难以预测,“因为我们对鸟类的具体活动知之甚少,缺乏足够数据来判断病毒的实际传播路径。”他强调,当前最关键的监测指标仍然是蚊虫的密度和其带毒率(感染率)。
目前观察到的蚊虫感染率尚不算高,但一旦形成疫情,防控难度大。因此,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控制蚊媒:包括定期消杀、使用纱窗、涂抹驱蚊剂。尽管如此,一旦病毒在某地定植,打断其传播链并不容易。
雷扎补充道,尽管国家层面尚未发布警报,但在现有疫情区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因为病毒不会自动消失,而夏季仍未结束。事实上,每年夏季,意大利就像是“兼职热带国家”,蚊虫密度极高。
“从全国范围看,今年的病例和死亡人数与前几年大致相当。7月本就是西尼罗病毒高发期,通常在8月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少。”
与往年主要集中在北部波河平原不同,今年疫情出现了分布变化。自2009年以来,疫情多发于意大利北部,但目前疫情已向中南部扩展,包括拉齐奥大区和坎帕尼亚大区两个活跃疫情点,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和波河平原病例反而较少。
关于死亡病例,雷扎表示“虽然令人遗憾,但在预期之中”,致死率仍属正常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官方统计通常以症状严重、需要住院的患者为主,这会导致致死率在数据上偏高。
他最后强调,谨慎对待疫情固然重要,但不应引发过度恐慌,并且目前三个疫情区的政府均作出了及时反应。
多地已加强消毒和公共卫生监测措施
为应对西尼罗病毒传播,全意已有31个省份实施献血限制。意大利国家血液中心已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相关清单。
拉齐奥和坎帕尼亚两大区已启动多项环境与公共卫生措施。拉齐奥大区政府提醒民众,预防西尼罗病毒最有效的方式仍是防止蚊虫叮咬,尤其应在蚊虫活跃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并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欧洲时报意大利版微信公众号:oushitalia
(编辑: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