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英国
英媒揭露社交媒体上“精子交易”的隐秘世界

【欧洲时报11月10日刘涛编译】社交媒体上,捐精群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类群组提供了一种不受监管、危险但异常直接的拥有孩子的途径,但这种途径混乱且存在诸多风险。

英国《卫报》报道,一名自称“罗德·基斯米”的男子在其Facebook个人资料页面打广告,说自己拥有“活力极强的精子”。他是网络捐精群的一员,这些群有许多女性和她们的伴侣加入,基本都是为实现毕生梦想——成为父母而来。

“英国精子捐赠者”(Sperm Donors UK)“在这里组建家庭”(Start a Family Here)“来这儿领你的宝宝”(Get Your BABYDUST Here)等各种名号的捐精群的成员规模日益壮大。部分原因在于官方渠道成本太高,若按正规流程,在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获取精子,费用动辄数万英镑。此外,特定宗教背景或种族的捐精者短缺导致等待期过于漫长,也促使许多人选择非正规渠道。

在英国,出售精子牟利属违法行为,捐精者只允许获取有限合法补偿。而非法途径往往伴随着诸多风险。

在此类群组,不乏女性组员发帖讲述糟糕经历。一名女同性恋者表示,她们与捐精者见面领取精子时,对方要求两人展示胸部,否则拒绝交易。

即便达成交易也极容易引发法庭纠纷,法官也已警示此类临时协议存在风险。此前报道称,一名无资质捐精者罗伯特·奥尔本声称在全球拥有180个孩子,且已开始通过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庭争取与后代联系。对于曾付费接受他捐精的女性而言,这一结果堪称“恐怖故事”。

媒体的报道也加速了此类群组规模的扩大。费利西蒂(化名)表示,她所在群的成员一年增加到1万人。“突然之间,成千上万18至25岁的年轻女性加入。”

最近的帖子中,一名18岁女性说想怀孕,有人想要“生女率高”的捐精者,还有不少人急求捐精。

费利西蒂说,一些年轻组员“非常不成熟且自私”。她说,许多人似乎患有精神疾病,有人发帖说想和其他寻找捐精者的人一起自杀,还有人迫切想要孩子来修复家庭创伤。

费利西蒂透露,捐精者的年龄普遍远高于受赠者,大多数捐精者年龄在35至50岁之间,因此他们有能力利用并操控年轻女性。这些群体中,发生性关系被委婉地称为“自然授精”,但这并非大多数女性的首选,但一些迫切想要怀孕的人可能会被说服,允许自己突破红线。

费利西蒂指出,Facebook的算法会向有相似兴趣的用户推荐相关群组。“那些轻信了(捐精者)的女性,最终可能受骗。”在这类交易中,性侵犯和性骚扰很普遍,且存在感染性传播疾病、隐性基因疾病的风险,一旦孕育孩子还可能与捐精者终身绑定法律关系。

(编辑:柳露)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