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英国
英国华文教师节二十五周年大会伦敦举行 四百余人共庆海外中文教育盛典

【欧洲时报记者余梁意 实习记者罗锐、姜景涵图文报道】2025年10月26日,英国华文教师节成立二十五周年庆祝典礼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绿林剧场(Greenwood Theatre)举行。来自北爱尔兰、苏格兰、曼彻斯特、英格兰南部及大伦敦地区共63所中文学校的校长、教师与学生代表,以及全英学术界、媒体界和四十多个侨团的领导嘉宾与海外华教代表近四百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属于海外中文教育者的节日。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兼总领事江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嵬教授、欧洲时报社长钟诚等嘉宾出席活动。

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庆典正式拉开序幕。全体嘉宾向孔子行三鞠躬礼,庄重而温暖。伍善雄、江雷、李嵬与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校长林忆筠共同揭开写有“尊师重教”“教师节快乐”的牌匾,红绸落下,掌声如潮。活动随后通过向献歌、献诗、献花、献辞向所有华文教师献上节日祝福。

共话华文教育未来

作为英国华文教师节的创立者,伍善雄已是第25次与教师们共庆节日。他在致辞中说:“与你们一起渐进分享英国华文教育的年年发展,岁岁繁荣是我最大的荣幸。”他肯定了教师们脚踏实地的付出,赞扬他们不畏惧海外办学艰苦,鼓励他们继续在海外传承中华文化,希望华文教育未来能取得更大成就。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致辞。

江雷总领事代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致辞,她指出华文教育事业规模、办学水平、教育内涵在英国不断提升。随着全球“中文热”持续升温,海外中文教育迎来新的机遇。她希望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和各校教师继续创新教学、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英民心相通,使华文教育事业在英国根深叶茂。

中国驻英大使馆公参兼总领事江雷致辞。

李嵬回顾了这段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旅程。他形容教师们是“中华文明的海外星火传承者与引路人”,他们的坚持不仅维系了旅英华侨华人的文化根脉,更促进了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情感共鸣。“华文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嵬致辞。

法国华文教育协会总召集人、欧洲时报社长钟诚专程前来,代表欧美华文教育组织致辞。他肯定英国在华文教育上的榜样位置。钟诚提到,“新生事物以比我们想象更快的节奏和更大的力度在身边发生,唯有迎难而上,才能构建华人的精神家园,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法国华文教育协会总召集人、欧洲时报社长钟诚致辞。

侨界嘉宾、英国重庆商会胡敏会长的代表亦在致辞中向全体英国华文教师表达崇高敬意,呼吁各界对华文教育进行支持和赞助。

庆典还穿插了多场文艺演出,伦敦哈罗中文学校、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德福中文学校等师生带来了舞蹈、合唱与诗歌朗诵。节目轮番上演,既展示了学生们对语言的掌握,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与韵味。音乐响起时,不少教师随节拍轻轻拍掌,台上台下一片融洽。

伦敦哈罗中文学校带来《少哆哩》傣族舞蹈表演。

优秀教师获表彰

颁奖仪式环节,来自英国各地中文学校的94位优秀教师代表荣获“优秀华文教师”称号,上台接受表彰与颁奖。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的获奖教师刘莲娣来自马来西亚,她表示:“每一年来教师节庆典,都真切感受到自己教授中文、传播中华文化是值得的。”她的祖辈(马来西亚华侨)曾为马来西亚中文教育鞠躬尽瘁不求回报,她也希望自己将这一事业传承下去。来自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星星中文学校的获奖教师陶曼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华文教师,“不仅要教中文,更要教孩子们如何做更好的人。” 她们的心声代表了无数海外中文教师的共同信念,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与人格的培育。

致敬八旬会长伍善雄。姜景涵

致敬八旬会长伍善雄

活动尾声,现场迎来最温馨的时刻。当天正值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八十岁寿辰。他创立华文教师节,呼吁社会尊师重教、提升华文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推动英国中学将汉语纳入重点外语课程。李嵬教授在台上说:“在教师节为伍先生祝寿,是最合适不过的事。祝他福寿绵长,松柏常青。”

伍善雄与夫人携手登台,虽已年届八旬,他依旧精神矍铄、谈吐风趣。他说:“为传承中国民族传统奉献,是看不见的功德。”全场师生被他对华文教育的热爱打动,为他合唱中英双版《生日快乐》,掌声经久不息。

伍善雄会长及夫人。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