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8月27日刘涛编译】英国政府借贷成本已跃升至近27年来的高点,这给财政大臣里夫斯带来了压力。她需要在秋季预算案公布前拿出解决公共财政赤字问题的方案。
英国《卫报》报道,26日,英国3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了8个基点至5.62%,接近4月创下的长期借贷成本5.66%的峰值,也是30年期国债利率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近几个月来,英国借贷成本急剧上升,使英国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增加到每年1000多亿英镑,几乎占年度预算的10%。
经济学家表示,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因福利与医疗成本上升以及人口快速老龄化而导致借贷水平不断攀升之际,英国的财政状况面临一种独特压力。他们预计里夫斯在提交秋季预算时将面临200亿至400亿英镑的赤字。
为遵守财政规则,并按当前计划维持100亿英镑的缓冲资金,里夫斯需通过新增税收、削减支出或增加借贷的方式,来筹集300亿至500亿英镑资金。
借贷成本的上升,加上堪称180度大转弯的福利削减计划,增加了政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增税的预期。此外,鉴于英国正遭受持续数年的高通胀,投资者担心他们的英国基金贬值。
英国央行利率制定委员会成员凯瑟琳·曼表示,英国政策制定者低估了“通胀的持续性”。她称,随着持续通胀与增长疲软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央行需维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胀,然后再大幅降息来重振经济。
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长、安联集团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则称,英国既没有美国那样极具活力与创新力的私营部门,相较于法国,也缺少诸如欧洲央行这类拥有庞大资源的外部安全保障机制。
埃尔-埃利安指出,英国的核心问题在于生产率停滞不前。在过去的15年里,生产率年均增速仅为此前数十年的四分之一。这对经济增长形成了长期拖累,而生产率增长的长期滞后,将给英国经济带来更大的短期与长期结构性压力。
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贾吉特·查达认为当前形势“非常严峻”,称里夫斯需要“掌控好”政府的财政状况。他称,英国政府已意识到不利的处境,全球经济冲击可能迫使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
不过,英国央行前副行长查理·比恩表示,500亿英镑财政缺口以及迫切需要IMF纾困的说法有些夸张。他认为政府需要提高所得税税率,或取消雇员国民保险的年龄上限并将其与所得税合并,这样税负就能更多地落在相对富裕的老年人身上。
(编辑:柳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