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11月21日冀果编译】汉斯·伯克勒基金会(Hans-Böckler-Stiftung)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德国贫困人口占比上升。该基金会同时警告称,这将对民主产生不利影响。
德国《时代周刊》网站报道,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正从中下阶层滑落至贫困线以下。汉斯·伯克勒基金会最新发布的分配报告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分析了包括2022年社会经济调查最新数据在内的多项数据。报告显示,贫困家庭占比已升至17.7%,而2010年该比例还仅为14.4%。数据表明,中下阶层群体的贫困程度加深,即收入水平下降。
其后果之一便是德国社会收入不平等加剧。研究表明,德国所谓的基尼系数已攀升至历史新高。该系数用于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所有人收入相同)到1(收入集中在一个家庭)。基尼系数越高,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报告称,德国的基尼系数为0.310,2010年为0.282。
据悉,家庭年净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目前约为26000欧元/人/年)60%的家庭被视为贫困家庭。单身人士的贫困线为年净收入15439欧元。如果家庭年净收入达到平均水平两倍,即52000欧元/人/年,则被视为富裕家庭。多年来,德国富裕家庭占比一直保持稳定。
报告警告称,这种不平等的结果就是,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民众收入越低,对国家和民主机构的信任感就越低。研究表明,61%的贫困人口不信任联邦政府,51%的贫困人口不信任媒体。
该研究还分析了上次联邦议会选举中不同收入群体的投票结果差异。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选民中,27%投票给了德国选择党,20%投票给了左翼党,16%投票给了社民党。甚至在“中下阶层”中,德国选择党也以24%的支持率表现最佳。富裕人群主要投票给了联盟党(38%)或绿党(18%)。
研究作者将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局面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最高税率有所下降,导致财富再分配减少。此外,研究指出,仍有大量人口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养老金和基本保障也未能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数据显示,尽管2010年代经济强劲增长,但分配不平等现象却有所加剧。
汉斯·伯克勒基金会表示,“人人享受繁荣成果”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可能会加速我们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分裂。
为了遏制这种趋势,报告作者呼吁加大对高收入和高财富人群的征税。此外,必须让贫困人口更好地融入劳动力市场,并增加诸如基本保障和养老金等转移支付,如此一来,才能使他们更充分地参与社会,从而减少受到激进政治言论的影响。研究指出:“能够充分参与社会、主观上感受到这种参与、并且认为其未来参与机会也受到保障的人,更不容易受到那些善于利用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的反民主势力的影响。”
(编辑: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