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德国
研究:德国公交系统自动化将节省巨额资金

【欧洲时报11月17日冀果编译】德国目前尚未允许投入使用无人驾驶公交车和出租车。不过,一项研究表明,无人驾驶车辆有望缓解公共短途交通系统的资金困境,具有巨大的降本潜力。

德国新闻电视台(N-TV)报道,根据普华永道咨询公司(PwC)和圣加仑大学(Universität St.Gallen)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在德国公共短途交通系统中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车辆,有望为联邦和各州节省巨额资金。报道称,研究人员在2047年约有75%的公共短途交通使用自动驾驶公交车的场景下,计算出上述结果对应的投资成本和降本潜力。

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近85300辆无人驾驶公交车投入运营,其中包括最多可容纳60名乘客的大型线路公交车(将构成整个公交车队的主力)、最多可容纳16名乘客的小型公交,以及在美国和中国已运营多时的所谓“无人驾驶出租车”。不过,用于替换老旧或故障公交车的车辆数量并不包含在上述数字之内。按上述场景计算,到2047年,这一推广项目的成本将达到约57亿欧元。

当前,许多试点项目正在推进中,不过自动驾驶公交车的运行测试通常以较小车队规模且在有限区域内展开。德国政府也已制定了全自动驾驶的法律框架,而且该框架还得到了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但全自动驾驶公交的批量许可仍在等待中。不过,车辆制造商Holon近期获得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批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其电动巴士“Holon urban”开展测试。

据普华永道称,巨大的降本潜力将抵消政府的投资补贴。分析称,到2035年,优化后的无人驾驶公交在理想情况下,每公里可比传统公交最高节省80%的公共补贴,最低也能节省40%——具体节降比例取决于车型种类。主要原因在于,驾驶员成本被完全取消。此外,无人驾驶出租和小型公交的生产也能节省成本,因为不再需要后视镜、方向盘和踏板等部件。

据悉,德国各联邦州负责组织公共短途交通的运行,且会从联邦政府获得资金支持,其中包括所谓的区域化基金。今年的拨款总额约为115.6亿欧元。但在运输公司看来,这笔资金甚至不足以维持目前的运营,更遑论扩大规模了。

据德国汽车运输企业联合会(VDV)称,在新冠疫情暴发前,运输公司还可通过车票销售等途径自行承担约3/4的运营成本,剩余的25%才需要接受政府拨款。不过,随着疫情暴发以及“德国月票”(Deutschlandticket)的推出,情况几乎完全逆转:如今,车票收入仅能覆盖30%的运营成本,其余70%则需要公共资金支持。

德国汽车运输企业联合会称,这其中还包括政府为弥补“德国月票”给企业造成的营收损失所提供的补偿。这一项每年将额外耗费联邦和各州30亿欧元。普华永道指出,如果公交车队能够高度自动化,公共资金补贴有望降至公共短途交通运营成本的60%以下。

(编辑:北风)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