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10月14日文耕编译】德国的破产潮仍在继续,9月和7月申请破产的公司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以上。德国工商总会(DIHK)预计,2025年全年将有超2万家公司申请破产。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报道,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的企业破产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4%,共计有2197家企业破产申请。
德国联邦统计局还公布了9月份的首批初步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记录到的增幅为10.4%。这些数据基于德国所有地方法院的最新破产公告,但尚不及官方统计数据那样可靠,因此被称为“实验数据”。
德国工商总会(DIHK)对这一结果感到震惊。“企业破产潮”已达到了12年来7月份的最高水平,而且未来几个月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迹象。DIHK首席分析师特雷尔(Volker Treier)表示:“出口下降、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下降,工业生产下滑,以及经济低迷——所有这些对德国这个经济区位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特雷尔预测,按全年推算,德国可能将有超过2.2万家公司申请破产,相当于每天超过60家。因此,特雷尔表示,德国需要更有利的区位因素。“我们迫切需要摆脱高昂的能源和人力成本,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过高的税收和官僚主义负担。”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7月份申报的企业破产债权人索赔金额达37亿欧元。去年同期为32亿欧元。
统计人员报告称,运输和仓储行业的企业尤其受到破产的影响。这些行业每10000家企业中有12.7家破产。而就德国所有企业而言,这一数字为每10000家企业中有6.3家破产。
餐饮业以及“其他经济服务提供”行业紧随运输和仓储业之后,每10000家企业中分别有9.9家破产。
与德国工商总会不同,德国破产管理人和受托人协会(VID)并不认为官僚主义是破产的主要原因。相反,VID主席尼林(Christoph Niering)表示,当现有问题显现其影响时,官僚主义“充其量只是危机加速器”。该协会列举的破产原因包括商业模式不灵活、流动性不足、战略性供应链或供应链中断等。
(编辑:李祎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