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7月31日文耕编译】德国的高端汽车制造商目前处境艰难。根据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和奥迪30日公布的财报,三家集团今年上半年利润均大幅下滑。宝马将于周四(31日)公布最新数据。
德新社报道,长期以来,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凭借“德国制造”赚取了丰厚利润,作为身份象征的德国汽车在世界各地都备受追捧,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但如今,这种势头正在减弱,制造商们正努力应对一系列问题,包括成本削减计划暂时导致的负担。
汽车专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认为,制造商迄今未能阻止中国市场销量的持续下滑。“主要原因是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在中国消费者中并不受欢迎。”他说。这些汽车价格过高,且数字化程度不够。美国关税以及中国针对高价汽车征收的新豪车税,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
梅赛德斯-奔驰发布的数据显示,集团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逾一半,从约61亿欧元降至约27亿欧元。首席财务官威廉(Harald Wilhelm)表示,美国关税对第二季度的销售额造成了数千万欧元的冲击。成本削减措施也对盈利造成了压力,已预留5.6亿欧元作为遣散费。
大众子公司保时捷的情况也类似。1月至6月,这家跑车制造商利润为7.18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1%。仅美国关税就造成了约4亿欧元的负担,集团重组也增加了特殊成本。
与保时捷一样,奥迪也曾为大众带来巨额利润,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子集团(还包括宾利和兰博基尼)上半年利润暴跌37.5%,至13亿欧元。仅美国关税一项就给奥迪造成了约6亿欧元的损失。
宝马的业绩相对较好,第一季度利润下滑幅度小于竞争对手。此外,宝马近期成功摆脱了汽车市场的螺旋式下降,销量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宝马集团旗下三个品牌(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共交付约120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半个百分点。
贝尔吉施-格拉德巴赫汽车管理中心的布拉泽尔(Stefan Bratzel)表示,高端汽车制造商暂时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利润率。他们需要推出新车型来实现振兴。他们还需要努力让自己的汽车更具吸引力,比竞争对手更具创新性。
杜登霍夫认为,本财年的情况几乎不会改变。他预计新车型将减缓中国市场的下滑趋势。从中期来看,他预计生产将转移到美国。德国对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性越来越低。这既适用于生产,也适用于研发。
(编辑:李祎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