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7月22日冀果编译】德国总理默茨正在寻求与商界合作,共同探索一条摆脱经济增长长期低迷的出路。为此,他于7月21日邀请“德国制造”(Made for Germany)倡议成员企业高管齐聚总理府。会上,企业高管们承诺将在德国投资数千亿欧元。
哪些公司宣布了投资?
德国广播电台报道,迄今为止,共有61家公司加入了“德国制造”倡议并承诺投资。其中包括安联、空客、宝马、德意志交易所、梅赛德斯-奔驰、莱茵金属、SAP、大众,以及美国公司英伟达、贝莱德和黑石等。他们宣称,到2028年,在德投资总额将达到约6300亿欧元。默茨表示,这是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攻势之一。
不过,目前并不清楚其中有多少是新的承诺。该倡议组织宣布,这一揽子资金不仅包括已在酝酿的,还包括新增的资本投资、研发支出和国际投资者的承诺等。新增投资金额高达数千亿欧元,占投资总额的很大一部分。
投资有哪些附加条件?
不过,企业特别要求联邦政府能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谈到了一种“政商合作的新形式”。他称,他相信联邦政府现在将着手进行大胆的结构性改革,包括减少监管,赋予企业更多自由,并为创新创造更多空间等。
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索温(Christian Sewing)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称,我们看到政府正在迅速行动,并决心解决改革积压问题。这是经济增长复苏的先决条件。
各方反应如何?
经济学家们对该投资计划意见不一。IFO经济研究所所长菲斯特(Clemens Fuest)称,这释放了一个可能带来动力的积极信号。他在德国广播电台表示,如果大公司投资,那么中型公司也有望获得订单。不过,企业的这些承诺现在必须兑现才行,因为目前的承诺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投资也可能会再次化为泡影。
经济专家施尼策对此表示乐观。她在德国《莱茵邮报》上解释说,企业正在展现他们对德国作为商业区位的坚定信心。
不过,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员博伊森-霍格雷夫持怀疑态度。他对巴伐利亚广播电台表示,许多投资项目其实是企业已筹划许久的。他还批评称,总理府峰会只邀请了大公司,而无中小企业参加。
联邦议会左翼党经济政策发言人威斯勒在德国广播电台称,这是一个“虚假包装”。她解释道,其中有一些投资计划实际上早已在酝酿之中。
不过,联邦政府发言人科内留斯驳斥了批评该一揽子投资计划是公关噱头的言论。“我认为,当德国工业界展现出其对德国作为商业区位的根本性积极态度时,这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号。”
至于首批投资将在多长时间内落实,目前尚未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编辑: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