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7月15日文耕编译】无论是在机械工程、化工还是电气工程领域,根据德国央行的说法,德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上普遍丧失了竞争力。“德国出口市场份额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自2021年以来,其表现尤其逊于其他国家。”德国央行在其14日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分析中警告说。出口疲软显著加剧了德国经济面临的危机,2025年,德国经济可能将连续第三年出现零增长。
德新社报道,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美国和中国相比,德国在全球市场上落后了。尽管德国在2023年有所追赶,但2024年已再次呈现下滑趋势。若不计出口市场份额的损失,德国经济在2021年至2024年间将强劲增长2.4个百分点。
报道指,德国央行的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德国经济严重依赖外贸;近1/4的就业岗位依赖于出口,而出口在2024年出现萎缩,且由于与美国的关税争端,目前面临巨大压力。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德国央行指出,2021年至2023年期间失去的大部分出口市场份额主要源于关键行业竞争力的下降,例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和金属行业。此外,全球对德国畅销产品(尤其是汽车)的需求疲软,也加剧了这一情况。
出口商的疲软是在德国对外贸易相对良好的年份之后出现的。德国央行的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德国出口市场份额在2016年之前基本保持稳定。
近年来造成问题的原因也在于外部经济冲击,这些冲击给德国经济带来了尤为沉重的负担。例如,新冠疫情期间的供应链中断,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正在影响化工等行业。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德国央行呼吁进行改革。应加强就业激励,降低技术工人移民的门槛。此外,必须增加对私人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必须降低能源成本,并减轻官僚主义负担。“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改革,以限制成本和税收增长,也是可取的。”德国政府的计划只是部分地针对了这一方向。特别是鉴于社会老龄化和技术工人短缺,改革势在必行。
(编辑:李祎瑾)
